楊哲翎
??? 日前,央視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經播出,就火遍了大江南北。網友們紛紛留言表示,被各種巧奪天工、內涵豐富的歷史文物所震撼。“文物保護”的相關詞匯,也隨之登上了網絡熱搜。
??? 除了媒體的關注,各級政府部門也在文物保護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2018年1月,黔江區政府公布了全區55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進一步加強全區文物保護管理,完善文物保護單位“四有”(有保護范圍、有保護標志、有記錄檔案、有保管機構)建設工作,得到了眾多民間文保人士的歡迎和好評。
??? 這讓筆者不禁感慨,“文物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句話,如今已不僅僅是一句口號,亦成為了社會大眾的共識。文物保護這項工作,同樣也不只是文物部門的職責,更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和義務。
??? 文物保護,是一種對歷史的記憶。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留下來的遺跡,是歷史和文化的現實載體,屬于全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最為重要的是,文物往往都是不可再生的,是無價的。保護文物,可以承載燦爛文明、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保留住人們對歷史的真實記憶,其意義可謂是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文物保護,是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來,不少破壞文物的事件屢屢發生,不但對寶貴文物造成了難以修復的損害,也對一個城市的文明形象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當前,黔江正在大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區,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正好可以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助推創建工作,可謂一舉兩得。
??? 文物保護,還需加大執法問責力度。筆者以為,要健全和完善文物保護的相關法律,成立由文物、公安、土地、工商等部門組成的聯合執法隊伍,對干擾破壞文物的違法行為,進行有效地制止和嚴厲的懲處,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糾。
??? 文物保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文物保護是一項持之以恒并且涉及面很廣的工作,涉及面較廣、時間跨度長,離不開社會合力。除了各級文物部門以及公安、國土、工商等部門要不斷提高素質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以外,還需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努力在全社會范圍內營造一個全民參與共同保護文物的良好氛圍。相信只要人人有責、各盡其責,就能讓流傳下來的寶貴文物遺產世代傳承、煥發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