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8月30日訊(通訊員 李勝成)重慶酉陽楊河壩是楠木鄉紅霞村3組的一個寨子,是酉陽今年組織評選出的“最美村寨”之一。它坐落在楠木鄉的大山中,距該鄉集鎮約8公里。

最美村寨楊河壩 通訊員 李勝成 供圖
生態宜居
寨中走路不濕鞋
站在楊河壩對面山坡的小路上,楊河壩寨子盡收眼底。這個寨子房屋依山而建,從河岸梯次上升,層次分明,木房眾多,古色古香。
沿公路走近寨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幢三層樓木房。該房柱頭、板壁都呈新色,看樣子是新建的。在這個寨中,三層樓的木房有3幢。
走進寨子,你會發現寨子里面很干凈。家家戶戶農具擺放規范合理,院落無任何垃圾。
“寨子里大多數院壩都是通過‘一房五改’政策硬化的。”寨中村民許凡青告訴記者。
記者在楊河壩村寨中走了一大圈。即使是雨天,走在硬化路上也不濕鞋、不沾泥。
據該村綜治專干冉珍元介紹,該村利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試點為平臺,大力推進農村“一房五改”項目,對寨內48幢木房進行了修繕保護,并根據農戶家庭實際情況,硬化了到戶便民路3.5公里、院壩2600平方米。通過整治,寨中環境衛生得到了徹底地改善,全寨69戶農戶都用上了自來水。
積極創業
產業齊頭并進
寨中一塊寬敞的壩子邊緣,放置著不少蜂桶,蜜蜂飛舞。這是寨中村民冉玉國的中蜂養殖場。
冉玉國告訴記者,去年,他開始養蜜蜂,投入近20萬元建設蜂場、添置蜂箱、購買蜂群。目前,他家已經有105群中蜂了。他介紹,全寨有3戶養蜂大戶,還有30多戶小規模養殖,全寨共有1000余群中蜂。
如此多的蜂群,蜜源會不會存在問題?冉玉國肯定地回答:“沒問題!”原來,前幾年,寨中村民發展五倍子200余畝,到了秋季,五倍子花盛開,還有野菊花等其他山花,楊河壩兩山上萬畝荒山和樹林,鮮花有的是。這是秋季,春夏兩季更是不用說,鮮花開滿山,蜜蜂采也采不完。
楊河壩人除種植五倍子、養殖蜜蜂外,還發展了板栗200畝、毛竹200畝;養羊大戶3戶,山羊存欄300多只。
楊河壩的新房子不少是新建的兩層或三層樓的木房,原有古木房也高大、寬敞。
“楊河壩生產條件好,田土多,歷史以來都較富裕!”村民徐益祥告訴記者,他原住在離楊河壩不遠的鐘嶺山,上世紀80年代中期搬到楊河壩居住。

楊河壩 通訊員 李勝成 供圖
鄉風文明
戶戶爭做“潔美人家”
村民王延友因患腰疾、腿疾,長年不能勞動,因此成了貧困戶。去年以前,他的房屋破敗,現在居住的房屋是由政府修繕的。
如今,王延友的房屋板壁油光閃亮,屋內灶臺一新。房前屋后農具擺放規范有序,住房、廚房收拾得井井有條。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寨子評定的四星級“潔美人家”。
如此干凈、整潔的農戶還是四星級“潔美人家”,那么評上五星級潔美人家會是怎樣呢?記者在村民的帶領下,來到了五星級“潔美人家”陳翠娥的家,她家前半部分是新建的兩層樓木房,后半部分則是1個撮箕口院落。剛到她家的院壩,她便熱情地招呼大家。
記者觀察,雖然這個撮箕口房屋為幾家農戶共有,但堆放的柴、農具均很整齊,院壩內沒有任何垃圾。院壩邊種植的格桑花和菊花開得正艷。進入她的屋內,木質地板一塵不染。干凈整潔的八仙桌放置在火鋪中央,3座木沙發靠著板壁“一”字排開。
陳翠娥告訴記者,她是寨中的保潔員,享受的是公益性崗位,不但要打掃自家的院落、房屋,每周還得打掃寨中公路、人行便道及長期無人居住房屋的清潔衛生。
她告訴記者,楊河壩積極開展了“潔美人家”星級評選活動,已經選出的五星級“潔美人家”7戶,四星級“潔美人家”8戶,是楠木鄉“潔美人家”星級評選活動示范點。通過星級“潔美人家”的評選,農戶家家爭先,村民個個爭優,做好清潔衛生,種植好花草,發展好產業。如今,楊河壩欣欣向榮,正計劃以“最美村寨”的特色招攬游客,村民們憧憬著游客滿寨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