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躍
5月28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發布一篇題為《農婦癌癥復發,小女孩向“客戶”借巨款,居然借到了還清了》的文章。文章指出,“攢勁”在寧夏方言中,意為利索和能干。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龍源村55歲村民李耀梅,被不少村民稱為“攢勁媽媽”。一場大病、一次交通事故,讓她的生活不堪重負,困難面前,女兒兩次出面向好心人(客戶)借款。
2013年,李耀梅胃部腫瘤復發住院,女兒向常年訂購媽媽掃帚的客戶借了9萬元治病。2015年10月,她在送女兒上學返回途中遭遇交通事故,巨額醫療費用讓這個貧困家庭一籌莫展,最終,女兒馬向媛向母親的五位客戶手中陸續借到16萬元。“誠信是我的本錢”,創傷初愈,李耀梅抱定“只要肯吃苦,生活總會甜”的信念,3年多扎出2萬余把掃帚,不僅還清了外債,還供女兒讀了大學,用勤勞讓苦日子逐漸變甜。
“感動,誠信為本”“攢勁媽媽”李耀梅的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引起廣大網友紛紛點贊。稱生活不會虧待吃苦耐勞的人的,有付出就有回報,為她們祝福。也有網友為借錢的客戶點贊,稱人間自有真情在,借錢的人是好人。
是的,誠信是做人之本、立業之基,是社會進步不可缺少的無形資本。在現代社會市場經濟的今天,誠信已成為社會經濟系統賴以運行的潤滑劑,提高了制度的運行效率,節約了社會成本。我們必須以公平保障誠信,以誠信維護公平,從而形成良性循環。每一個人都活在充滿真誠情感的世界里,一定都會有人真心付出,在最需要鼓勵、幫助、支持的時候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