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躍
“你是什么垃圾?”連日來,網絡上一度出現了對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調侃。對生活垃圾分類,一部分人出于自身習慣較差、環保意識淡薄、素養素質不夠等原因,不能很好地執行生活垃圾分類實施,便否認此項政策不符合、不恰當等。更有甚者,還對志愿者實施暴力違法行為,毆打志愿者。
7月4日晚上,家住虹口區曲陽路街道赤一小區的33歲女子葉某拎著一只裝有生活垃圾的破袋袋,不分干濕垃圾就往垃圾箱里扔,志愿者趙素真上前進行勸阻,請其將干濕垃圾分好再投放不同的垃圾箱里。但葉某不聽勸阻,還出言不遜,揚言:“我讓你來得了回不去!”并使出了惡劣的手段,掐脖子,致趙素真呼吸困難喪失反抗能力后昏厥。葉某不但不上去救助,還揚長而去。后虹口公安分局稱,經查,葉某因倒垃圾未分類與小區志愿者趙某發生肢體沖突,致使趙某頸部、頭部表皮輕微擦傷,經詢問,葉某對自己故意傷害他人的違法行為供認不諱,警方依法對其行政拘留3天。
網友對葉某的行為嗤之以鼻,認為拘留3天太少了,也心疼志愿者。據《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中稱,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是為了加強本市生活垃圾管理,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維護生態安全,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一項政策出臺的初期,勢必引起某些人的不適應,但我們應該積極遵守規則,而不是進行破壞。當今世界一些國家垃圾分類工作做得很好,究其原因還是因為人家行為習慣好,素質素養較高。
垃圾分類離不開居民的配合,垃圾分類應從你我做起。如何做好垃圾分類投放這項工作?筆者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行垃圾分類,既是民生“關鍵小事”,也是社會發展大事。它關系廣大人民群眾生活環境,關系節約使用資源,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把這項工作做細做實做好,有賴于全民參與,有賴于日積月累的行動。垃圾分類,人人有責。從你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培養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共同建設綠色家園。廣大市民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講究衛生,愛護環境,不亂扔、亂倒垃圾,多一份耐心,多一些細心,對垃圾先進行挑選,分門別類。垃圾分類多下點功夫,文明就邁出一大步,人人承擔應有的義務,環境將得到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