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松
剛剛過去的2019年,有的人覺得很快,但有的人覺得很慢。尤其是春節即將來臨之際,成功人士衣履光鮮回鄉過年趾高氣揚,而那些依然在創業路上、亦或更多為了生計疲于奔命沒掙著錢的老鄉們,是不是覺得“無顏回鄉見江東父老?”或者說,心里沒底氣?
既然外面累了一年了,那就更應該回家過年。
其實,過年過的是一份感情。
自小時候起,天天盼望過年其實除了能夠有好吃的好喝的之外,更多的也是能夠體會過年時一家老小團聚在一起的幸福感。因為在過年的時候,孩子們一年里犯下的所有大錯小錯都能夠一筆勾銷,大人們總是會說“新年大吉”,以此期待一家人來年日子會過得更好。而今幾十年一晃就過去了,當年年輕的父母都已老去,而做子女的,在過年的時候或許更應該想到的是父母養育兒女不易,孝敬他們天經地義。而在過年之時,陪著父母團聚,哪怕就是自家灶臺上燒出來的幾道并不值錢的菜,也應該是有相當高的營養。因為只有在這幾天,你才有機會讓父母好好休息。只要在過年的時間里,你沒有天天只顧玩手機玩電腦,還像小時候那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就很滿足了。至于有錢沒錢,錢多錢少,真的早已不再重要。
其實,過年過的是一種心態。
在這個世界上,貧與富是相對的。物質的富有和精神的富足,其價值各有所長。不管在任何時候,任何人,都應該有一種好的心態:積極向上、努力向善就好。至于有多少收獲,那還真的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總之,有了好的心態,就能過個好年!這與每個人的富裕程度都沒有百分之百的必然聯系。試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濟那么落后,物質那么匱乏,人們的生活水平那么低下,但你能說那時候大家的年過得不幸福嗎?答案肯定是錯的。正因為那時候人們不糾結于財富的多少而更在乎人與人之間具有真情實感,所以他們把年過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反觀現在,人們富裕起來了,包里的錢多了,在乎的東西多了,所以反而讓人不免感嘆“找不到當年過年的感覺了……”
其實,過年守的是一份親情。
自小時候起,過年在我們的心目中,就是一份甜蜜。家人、親戚、同學、同事、師生、戰友、戀人等等歡聚一堂,心的甜蜜感可以說是真的爆棚。人生苦短,難得一聚。利用過年之際,暢敘親情、友情、愛情,一定別有一番風味。大家無論距離多遠、職務高低、收入多寡等等,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毫無拘束、坐在一圈推心置腹地聊聊天,你家吃一頓我家吃一頓他家吃一頓,再談談一年來各自的生活經歷、人生體會……而在這個不斷重復的場景中,親情、友情、愛情都得到了守護,得到了升華,而成為了我們心中最寶貴的一筆財富。
總之,過年就是團聚,過年就是幸福的味道。無論是呆在家里看電視,還是陪著孩子走親戚;不管是朋友同學家串門,還是一直在家陪父母,都是一種幸福。春節不是“春劫”,至于包里錢的多少,真的可以放一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