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躍
連日來,筆者在鵝池鎮、石家鎮、新華鄉等鎮鄉山地農業基地采訪,羊肚菌破土而出、油茶新芽嫩綠、鯉魚游弋翻騰、桑田平整舒展,令人歡喜……
近年來,黔江各地深入推進畝產萬元立體農業建設,大規模發展現代山地特色效益農業,調整產業結構,延長產業鏈條,“一村一特、一鄉一品”產業發展如火如荼,蠶桑、羊肚菌、獼猴桃、脆紅李、水產養殖等產業發展態勢較好。產業發展帶動了鎮域經濟蓬勃發展,推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工作,也促進了老百姓創業就業,讓老百姓實現增收致富,勾畫出一幅和諧美麗的鄉村田園圖。
筆者認為,武陵山區發展農業,基于地質地貌的特殊性,多樣的氣候環境,就要利用好本地特殊的優勢,利用好清涼的氣候資源和特殊土地資源,發展經濟價值高,適宜本地種植的經濟作物,大力發展現代山地特色效益農業,形成規?;N植、集約化經營、市場化銷售的模式,帶動地方現代農業的大發展,以此活躍城鄉經濟,讓百姓增收致富奔向全面小康。
要打贏脫貧攻堅戰,打好鄉村振興持久戰,就要真抓實干,有所作為。要想群眾所想,要查市場所需,做好服務保障工作。要結合本地區實際,做好本地氣候、土地資源的調查研究,發展適宜本地栽種的經濟作物,切忌不可蠻干。要做好市場的調查研究,要引進市場效益好,經濟價值高的品種,開拓好銷路,以此提高農民的積極性。同時,發展現代農業不能形成同質化,要做出特色,避免惡性競爭,以此降低農戶的種植風險。要做好跟蹤服務和提供技術指導工作,既可減少農戶損失,又能保證產業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