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道 文/圖)“現在我們社區的環境衛生特別好,每家每戶分發有垃圾桶,鄉親們很自覺地把垃圾打包裝箱,街道辦事處會及時組織車輛對垃圾進行清運。環境好了,心情也好啊!”6月2日,黔江區馮家街道寨子社區村民粟江明樂呵呵地說。
美麗的寨子社區(航拍圖)
這只是黔江區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黔江區始終秉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五大發展理念推動創建各項工作,市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各項創建指標全部達標,滿足創建考核要求,先后榮獲“綠色中國·杰出綠色生態城市”“中國清新清涼峽谷城”“中國森林氧吧”“全國生態旅游勝地”“中國最佳綠色生態旅游名區”等國字號榮譽。2019年,重慶市區縣社會公眾生態環境滿意度調查報告顯示,黔江區滿意率高達86.96%;數據無言,卻最有說服力,全民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氛圍日益濃厚,清新清涼、綠色低碳、宜居宜業、天藍地綠的美麗黔江如畫呈現。
在實際工作中,黔江區以創新體制機制為抓手,合力構筑綠色制度體系保障,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底線,把握生態文明建設的迫切性、系統性和長期性,加強整體設計、完善機制、強化保障、凝聚合力;以產業轉型升級為引擎,生態保護與脫貧攻堅互促雙贏,充分發揮武陵山區山清水秀的生態優勢,結合生態扶貧要求,念好“山字經”,打好“特色牌”,深入推進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推動山地特色經濟高質量發展。
寨子社區一角(航拍圖)
以環境深度治理為載體,打造武陵山區生態安全屏障,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扎實推進中央環保督查問題整改,大力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統籌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夯實筑牢武陵山生態安全屏障;狠抓大氣污染防治,確保“天更藍”;系統推進“三水”共治,確保“水更綠”;持續推進土壤和噪聲污染防治,確保“土更潔”、“夜更靜”。同時,補齊短板聯防聯控,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以扎實推進中央環保督查整改為契機,統籌“建、治、管、改”,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以全民共建共享為助力,深化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以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創建為契機,發動公眾廣泛參與,打造生態環境共建共享共治社會治理新格局,保護武陵好山好水,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清新美麗黔江。
通過多媒體平臺宣傳報道,發動全民參與共同行動,順利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城市垃圾分類示范比例達35%,創建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村10個,全區138個行政村已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同時,廣泛開展宣傳,發放節能減排倡議書,播放LED宣傳視頻音頻,開展“節水機關”創建,引導全民樹立樹牢節能減排意識。
垃圾分類宣傳欄
據黔江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全區將持續推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建設,雖然黔江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考核指標均已達標,但黔江將以此作為新的起點,在全面鞏固創建成果的基礎上,堅持機構不散、人員不改、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繼續深入實施《黔江區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規劃》,鞏固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創建長效機制,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針對疫情復工復產帶來的生態環境影響,加強醫療廢物、廢水、飲用水源的監管,加大環境風險的排查力度,確保環境污染治理與風險防控兩不誤,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譜寫生態環保新篇章,推動黔江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同時,將全力打造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高地,堅持按照示范高地的標準持續深入推進,不僅要保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穩定、精細治污防污監管、統籌城鄉環境整治、培育繁榮生態文化體系,而且要系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努力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有機統一,著力打造武陵山區乃至整個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