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黃英 文/圖)垃圾分類是對垃圾收集處置傳統方式的改革,是對垃圾進行有效處置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面對日益增長的垃圾產量和生存環境惡化的局面,如何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環境質量,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連日來,由黔江區城市管理局和區創文辦聯合開展的“給垃圾分類,為健康加分”的活動陸續開展。
宣傳垃圾分類的標語
活動中,青年志愿者們身穿“紅背心”,通過沿街店面、深入小區入戶等宣傳方式,讓居民認識垃圾投放的意義、注意事項等,提高居民垃圾分類意識,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活動,讓垃圾分類成為社區“新時尚”。
近日,在一些大街小巷,細心的市民不難發現,原本的分類垃圾桶上方突然多了一塊公益廣告展板,上面明確的寫明了“給垃圾分類 為健康加分”的具體內容和意義,倡導市民朋友們在扔垃圾時,注意垃圾分類。
“媽媽,這些垃圾要扔進不同顏色的垃圾桶,我們老師說的!”12月21日,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一分類垃圾桶面前,一幼兒不停地叮囑自己的媽媽將垃圾分類扔進垃圾桶。媽媽聽到兒子所說的話后,笑著將垃圾分好類后扔進垃圾桶,還不時的表揚兒子是個好孩子。
區創文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垃圾分類不是紙上談兵,而應該入人心腦并使之養成習慣。環境保護任重道遠,需積硅步以致千里,從垃圾分類出發,踐行環保理念,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為環保事業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