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水景區5A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始終堅持以標準為導向,以游客為中心,以富民為宗旨,采取“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參與、多方聯動”工作措施,精細化、規范化提升服務質量與環境質量,加速度、高質量創建高品質景區。2017年2月,順利通過國家景觀質量評審,取得國家5A級旅游景區“門票”。通過3年全面創建和針對性整改提升,景區硬件設施全面改善,整體環境整潔靚麗,景區內涵極大豐富,經營管理提質增效。
廊橋夜景
今年以來,濯水景區全力落實中央和市、區關于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不誤”的部署要求,積極謀劃、統籌考慮,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恢復開放濯水景區,實行游客最大承載量控制、公共設施消毒、實名登記等防控措施,確保廣大游客生命健康安全。
全員化達到管理規范標準。按照標準化服務要求,常態化開展景區員工管理服務培訓,定期組織景區員工開展接待服務“大練兵”行動。扎實開展微笑服務、親情服務等文明旅游活動,積極營造安全、文明、舒心的旅游環境。探索建立“1+3+N”旅游管理和執法體系,嚴格實行明碼標價、掛牌亮證經營,嚴厲打擊無證經營、圍追兜售、強買強賣、欺客宰客等違法違規行為和市場亂象,切實維護游客合法權益。認真落實旅游安全“一崗雙責”和“網格化”監管制度,及時排查消除安全隱患,全力確保游客生命財產安全。景區近3年實現安全責任事故和有效投訴事件“零目標”,游客滿意度達95%以上。
多次邀請景創專家對濯水景區5A創建工作進行現場檢查調研,專家在考察后給予了景區稟賦、綜合管理、人性化服務、旅游扶貧等方面充分肯定。同時,按照國際化標準和更高要求,對改進旅游廁所、豐富文化體驗、放大優勢加快研學旅游發展等方面提出了寶貴的指導性意見和建議。
聚焦“旅游扶貧”效能,打造扶貧示范景區。以景區5A創建為抓手,大力實施旅游精準扶貧,促進居民脫貧增收致富,發揮旅游產業鏈條帶動作用。
造濃5A創建推進氛圍,統籌推進互聯共創。整合利用電視臺、武陵都市報、黔江手機報等多媒體和宣傳欄、LED顯示屏等戶外廣告,廣泛宣傳濯水景區5A創建基本知識、目的和意義,造濃濯水景區5A創建聲勢和氛圍。同時,教育引導每一名涉創人員以主人翁的姿態扎實做好相關工作。
堅持“相融相依”,發展多元多層文化。以古鎮文化大院、古鹽道、商道驛道等歷史古跡和濯水土陶、綠豆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載體,弘揚和發展“天理良心”文化、誠信文化、歷史文化,建設特色文化景區,先后榮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中國韻文化景區”“中國楹聯文化古鎮”等稱號,景區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空前提升。
(通訊員 彭會 馮娜薇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