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中。
近日,黔江中心醫院一舉成功實施一起早產兒、極低體重兒腹股溝斜疝術,受到患者家長的高度稱贊。
患者星星(化名)是一名早產兒、極低體重患兒,出生時孕齡31周,體重僅1kg,出生診斷: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31周早產兒、極低體重出生兒、新生兒窒息、先天性心臟病等,出生后即進入新生兒病房,住院期間星星發生新生兒肺炎、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新生兒敗血癥及低纖維蛋白原血癥等疾病,經過新生兒科醫護人員精心治療,星星病情逐漸趨于平穩。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在星星住院第37天,新生兒科醫師早晨常規查房,在他的腹股溝區發現一個1cm×2cm包塊,觸痛明顯,高度懷疑腹股溝斜疝,新生兒科醫生立即請普外科、放射科、超聲科醫生會診,確認左側腹股溝斜疝。醫生通過手法復位失敗,星星左側腹股溝斜疝已經嵌頓,有腸壞死風險,需要緊急手術。
因星星病情復雜、危重,醫務部立即召開新生兒科、普外科和麻醉手術科等進行多學科會診,評估手術和麻醉風險。會診結果提示星星病情危重,手術麻醉風險大,但星星肛門已停止排氣排便,已經出現腸梗阻表現,需要緊急手術解除腸梗阻。
星星的父親遠在外地,電話溝通,他對才出生兒子行手術表示擔憂,星星的母親和年邁的爺爺奶奶更加難以決斷。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醫護人員心急如焚,星星嵌頓腸管時間越久,腸壞死的風險越大,預后將會越來越差。經過普外科、麻醉手術科、新生兒科、醫務部與星星父親多次溝通,星星父親終于下定決心同意手術。
麻醉手術科醫護人員迅速將一切準備就緒:預先提高手術室房間溫度、準備新生兒升溫系統、新生兒可視視頻插管喉鏡、2.5~3.0氣管導管、麻醉機呼吸參數調試到小兒模式等措施,星星終于在新生兒科醫生、麻醉醫生的嚴密監護下一同來到手術室,此時已是凌晨一點,距離星星確診左側腹股溝斜疝已過去17個小時。
星星出生時體重1Kg,做手術時體重1.91Kg,這是醫院麻醉科有史以來行氣管插管最低體重的患兒,患兒對缺氧耐受性極差,一旦插管不順利,極可能因嚴重缺氧導致心跳呼吸驟停。依靠先進的可視化插管工具、憑著豐富的插管經驗,麻醉醫師順利實施氣管插管。
手術中如何維持此類早產兒低體重兒氧合是確保手術成功的關鍵,經過精準設置、調整麻醉機呼吸模式,術中星星的脈搏氧飽和度一直維持在89%~93%。術中精準計算患兒出入量,星星術中生命體征平穩。
小兒相對體表面積大、體溫調節中樞發育不完善,為了防止星星發生低體溫,手術室房間溫度調到了26℃~28℃,濕度維持在55度左右,聯合使用升溫系統保暖,術中進行體溫監測,體溫一直維持在36℃左右,麻醉科醫護人員、手術醫生、新生兒科醫生都揮汗如雨,但星星的小手小腳一直都暖洋洋的。一位彎著腰的外科醫生,在縫完最后一針后,抬起頭,他緊皺的眉頭終于松開,大家心里都松了一口氣,此時已經是凌晨02:05分。
星星于手術第二天恢復腸鳴音并開始排便,術后的第三天拔出氣管導管,現在他已經開始進食牛奶,不久就可以轉出新生兒病房,每天和媽媽呆在一起啦。
黔江中心醫院成功開展此次手術,展示了麻醉科醫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同時離不開新生兒科、普外科和麻醉手術科等多學科的密切合作,充分體現了醫院各科室團結協作、尊重生命、敢于挑戰的精神。
(記者 王巧西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