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如發現受傷、被困、迷途的野生動物,請及時與林業部門聯系
本報訊(記者 徐朝政 文/圖)黔江區位于武陵山腹地,植被覆蓋率高,野生動植物種類豐富,近些年,隨著自然生態環境改善,區內野生動植物種群恢復明顯。相關數據顯示,黔江區野生動物有4類、23目、69科、147種。哺乳類有刺猬、四川短尾鼯等100余種;鳥類有水葫蘆、小杜鵑等100余種;爬行類有烏龜、鱉、黑眉錦蛇等;兩棲類有大鯢、大蟾蜍、林蛙等。其中,黑金絲猴、毛冠鹿、紅腹角雉、鴛鴦、大鯢、獼猴、黔江灰金絲猴、穿山甲、大靈貓、林麝、云豹、紅腹錦雞等屬國家保護動物。
市民在參觀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展板
黔江區林業、生態環保部門工作人員在回收整理林區紅外攝像機時,還發現攝像機記錄下多種野生動物的活動影像,多次記錄下野生動物覓食、飲水、嬉戲的影像,為有序開展武陵山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監測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了直觀依據。
野生動物是地球生態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黔江區林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平均每年都會收容救治、放歸自然各類野生動物近百只。接下來,將根據協議,完善野生動物的專業收容和救治體系,黔江區野生動植物保護部門,還將進一步健全完善野生動物專業救治體系,及時為轄區內需要救助的野生動物提供專業規范的收容、救治、放歸等服務,渝東南地區在黔江有了第一家野生動物的專屬救治機構,市民如發現受傷、被困、迷途的野生動物,請及時與林業部門聯系。
黔江區還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引導市民自覺養成不捕獵、不交易、不傷害、不食用野生動物的良好習慣,摒棄“野味滋補”的偽健康觀念,自覺抵制舉報非法盜獵、采挖、交易野生動植物行為,堅持“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 保持高壓態勢,加大野生動植物和森林資源的巡查管控與打擊力度,重拳打擊非法獵捕、采挖、運輸、銷售、加工、買賣野生動植物及其制品等違法行為,全面徹底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守護好野生動植物保護陣地,提醒那些心存僥幸的不法分子,“莫伸手,伸手必被抓”。加大宣傳,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身邊案例,讓涉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相關政策法規更具知識性和趣味性,方便群眾接受,提升普法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