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朝政 文/圖)“每逢佳節胖三斤”是不少人在春節期間幸福的“煩惱”。近年來,隨著市民健康意識的增強,運動過年正成為不少老百姓的選擇。今年春節期間,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很多市民在走親訪友的同時,也在積極參與健身鍛煉。
體育館外隨處可見運動的身影
春節期間,記者在黔江城區體育館、峽谷景區、河濱公園等地看見,隨處都是鍛煉健身的市民,他們有的在打乒乓球、羽毛球,有的在打籃球、踢足球,還有的市民在河堤健步跑步。在城區周邊的山頭上,還活躍著不少登山郊游的市民。
“體育場館就在家門口,我每天都風雨無阻地參加體育鍛煉,比如跑步,打球等,不但鍛煉了身體,還找到了樂趣?!?家住體育館鳳翔苑小區的市民張家鳳說。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市民從麻將桌、酒桌上走下來,步入了運動場和健身房。市民周鵬說:“以前過年吃了雞鴨魚肉,就坐起打麻將,這樣的過節方式很不健康,今年喊幾個朋友一起打打籃球,出出汗水,健康多了?!?/p>
“去年春節大魚大肉吃多了,真是胖了幾斤。今年春節,我和老婆天天跑河堤,一天下來要跑2萬多步,身體也變好了,啤酒肚也不見了。”家住下壩榮豐小區的石先生說,春節通過鍛煉身體,人的精氣神都變好了。
受冬奧會的影響,黔江還有一些市民參與了冰雪運動。市民楊女士告訴記者,春節前夕,他們一家驅車前往武隆、石柱等高山地區滑雪賞雪,并參與一些冰上運動,感受冰雪運動的無窮魅力,以實際行動支持北京冬奧會。
“體育場館開放了,社區廣場有了健身器材,市民健身更方便了。”市民朱惠女士說,黔江區的體育基層設施近年來改善了不少,除了各個小區設置了運動設施,在黔江城區的公共地帶的體育運動設施也逐漸完善,比如城區體育館、商圈、基層社區等地方,健身器材一定程度滿足了市民健身需求。
記者了解到,黔江已建成公共體育設施場地面積90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86平方米;城區建成1場1館1池,登山步道4條,全民健身器材3000余件,基本實現15分鐘健身圈目標;建成鄉鎮全民健身廣場20個,登山(健身)步道17條,社區健身站點20個,足球場9塊,農體工程實現全覆蓋,大型體育場館全面實行免費或低收費開放。
運動能夠緩解壓力,放松身心。鍛煉完后的輕松感讓人心情愉悅,身體也越來越健康,還可以讓人以更佳、更積極的狀態投入工作和生活。近年來,黔江區的全民健身氛圍不斷增強,山地馬拉松、跑客節、籃球聯賽、足球杯賽等各類群眾性體育賽事,帶動籃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30余項體育項目全面發展,年均舉辦各級各類賽事及交流展示活動100余場,參與人次達10萬人次以上。目前,黔江區已注冊單項體育協會有20個,非民辦體育企業20家,共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418人,注冊“好體育人”志愿者服務隊40個,年均組織開展國民體質監測、體育健康鍛煉達標測試20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