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手舞、太極拳、健步走、足球、籃球、乒乓球。如今,走在黔江的體育館和城區各大公園小區,鍛煉身體的群眾隨處可見,市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文明健康。體育事業事關群眾健康,事關民生福祉,近年來,黔江區加大全民健身的宣傳和引導力度,一手抓軟件健身,一手抓硬件建設,城鄉體育公共設施越來越完善,賽事活動接二連三,參加體育鍛煉的市民越來越多,體育事業結出了累累碩果。
市民在健身
家住黔江區城東街道解放路某小區的市民張春華先生在城西街道辦事處上班,他告訴記者,早上從屋里出發,5分鐘不到就可以直接走上河堤,然后沿著河堤健步萬余步,就到了上班的地方。在路途中,每隔300米左右,就有一個小型的健身休閑區域,只要時間充足,幾十種健身器材任由選擇,極大地方便了市民的運動鍛煉。
黔江區體育場免費開放和游泳館低收費開放政策,以及鄉鎮廣場的逐漸覆蓋,已在全區上下營造了濃厚的全民健身氛圍,增強了全民健身意識,掀起了全民健身熱潮。數據顯示,近年來,黔江區建成公共體育設施場地面積90萬平方米,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86平方米;城區建成1場1館1池,登山步道4條,全民健身路徑3000余件,基本實現15分鐘健身圈目標,城鎮居民健身有了場地,健身需求得到滿足。
另外,黔江還常態化舉辦各種賽事活動,通過山地馬拉松、跑客節、籃球聯賽、足球杯賽等各類群眾性體育賽事,帶動籃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30余項體育項目全面發展,年均舉辦各級各類賽事及交流展示活動100余場,參與人次達10萬人次以上。全區已注冊單項體育協會20個,非民辦體育企業20家,共有社會體育指導員1418人,注冊“好體育人”志愿者服務隊40個,年均組織開展國民體質監測、體育健康鍛煉達標測試2000人以上。
覆蓋城鄉的體育設施工程陸續建成,參加鍛煉的青少年越來越多,這也為黔江的體育競技提供了廣泛的群眾基礎。在競技體育方面,黔江“土家花樣跳繩隊”參加第九屆亞錦賽打破世界紀錄;在2018年上海世錦賽比賽中斬獲4金2銀1銅,打破中國隊保持的3分鐘單搖項目世界紀錄。先后向國家隊輸送集訓運動員15名,向市體工隊輸送優秀運動員近80人,參加國際比賽獲8金6銀3銅,國內比賽獲17金14銀16銅。體校運動員李大銀在舉重世界杯、世錦賽、亞洲舉重錦標賽中均獲冠軍,冉姁在全國女子舉重冠軍賽中獲抓舉冠軍。黔江區體校先后獲得“重慶市后備人才訓練基地”“重慶市區縣重點體?!薄爸貞c市少數民族傳統項目訓練基地”等稱號。 (記者 徐朝政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