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英雄梁躍波回來了!”
7月22日18時,已經過了下班時間,黔江中心醫院入口處,不少醫院職工停留著不肯離去,想第一時間見一見闊別555天的同事梁躍波。
送花
“歡迎援藏干部梁躍波同志凱旋。”醫院門口的紅色電子屏上,幾個大字時刻提醒著醫院有一名援藏的同志要回來了。
見到梁躍波,大家一擁而上,鮮花、掌聲、擁抱、歡迎詞……向他撲面而去。中心醫院黨委書記程舉光親手把鮮花送到他手上,對他說:“辛苦了,歡迎回家!”
2021年1月13日,梁躍波成為第五批“組團式”醫療援藏隊的一員,前往西藏昌都市人民醫院開展援藏工作。在這里,他除了忍受住遠離家鄉的孤獨,還克服了初到高原的缺氧、心跳加快、頭痛、失眠等種種高原反應的考驗,入藏后立即投入到工作中。
初到昌都市人民醫院,梁躍波便發現該院兒科的嬰兒培養箱竟都沒有濕化功能,無法減輕早產兒的不顯性失水,將導致早產兒救治成功率低。梁躍波立即聯系自己的“娘家”——重慶市黔江中心醫院,爭取到捐贈的兩臺價值77000元,帶濕化功能的嬰兒培養箱,使早產兒、低體重兒的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
此外,援藏以來,梁躍波加強了各種危急重癥救治的培訓,規范了一系列危重癥搶救流程并用于實戰,成功救治了多名急危重癥患兒。他帶領團隊陸續開展了新生兒床旁胸片檢查、小兒腦電圖檢查、新生兒無創高頻振蕩通氣呼吸機輔助通氣等9項新技術,使得醫院兒科的技術及影響力得以大幅提升。
合影
在搞好科室管理的基礎上,梁躍波扎實推進科室醫療工作。新生兒科和普兒科查房、兒科門診、教學查房……他推動分級診療逐步完善,轄區的大多數疑難及危重病人均轉入昌都市人民醫院兒科,達到了醫療援藏總體目標。目前,該科室成功申報西藏自治區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單位。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梁躍波深刻地認識到:“只有為醫院培養出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才能讓當地群眾長久享受更優質的醫療服務,這是援藏專業技術干部的責任。”
一年多來,他通過臨床示教、專題講座、現場操作指導,日常督導等方式,使學員掌握高級生命支持的基本知識及技能、穿刺操作的相關理論及知識并熟練掌握兒科常規穿刺操作技能、兒科常見輔助檢查的應用,幫助當地醫生提高臨床業務能力、科研能力、教學能力。
為了避免新人走彎路,梁躍波還承擔了4名年輕醫師的導師工作,并按他們各自學習的專業,提出不同的指導意見。現在,隨著設備和技術的不斷增強,昌都市人民醫院也開展了危重兒童及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工作。
“只要黨和人民需要我,哪怕困難再多,條件再艱苦,我也愿意去。我此行沒給重慶、黔江和醫院丟臉。”梁躍波說,“西藏已經成為我的第二故鄉。我很珍惜這段援藏的日子,這將成為我值得回味的記憶。”
“梁躍波開展援藏工作以后,醫院多次收到西藏相關單位關于梁躍波的工作反饋,都對他給予了高度的肯定。”歡迎儀式現場,程舉光說,希望醫院的干部職工以他為榜樣,學習榜樣、宣傳榜樣,在今后的工作中勇挑重擔、事事爭先,營造出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一起為建設醫院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奮斗。
(記者 劉旭東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