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新時代人民法官,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一要求,黔江區人民法院濯水人民法庭庭長、四級高級法官田鵬飛,以多年的審判實踐這樣詮釋:人民法官就是要時刻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站在法律的立場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面向農村、面向基層、貼近群眾,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解決難題。在風雨兼程背后,一名優秀的基層法官是如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為民情懷的?近日,記者有幸采訪了他。
送法進校園
一腔熱血 不忘初心
今年42歲的田鵬飛是山東省淄博市人,大學畢業后曾在彭水做過西部志愿者,2006年他從彭水來黔江工作,2019年調任黔江區人民法院濯水人民法庭庭長。五年來,他遠離城市的繁華,獨守基層的清冷,他說:只愿守護公平正義、和諧穩定。
采訪當天,田鵬飛剛剛才調解好了一起民事糾紛。“田庭長一天真的是太忙了,自2021年以來,他共審理各類民商事案件1200余件,可以說是每天都沒閑著。”書記員陳建松說。
濯水法庭審批案件管理包括了濯水、馮家在內的四個鄉鎮街道。轄區面積433平方公里、總人口11萬余人。而濯水法庭法官只有田鵬飛一人,另有一名法官助理和3名書記員。
據統計,多年來田鵬飛所審結的案件無一件超期案件、錯誤發改案件。值得一提的是從2019年開始,濯水法庭轄區內每年的案件從以前平均900多件降到了平均每年600件左右。因工作業績突出,田鵬飛連續多年都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優秀法官”“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被上級部門評為“辦案能手”“全市辦案標兵”“個人三等功”等榮譽稱號。
田鵬飛(右一)收到群眾送來的錦旗
審理一案 教育一片
在田鵬飛看來,人民法庭是人民法官最接地氣的“觸手”,是化解矛盾糾紛、服務人民群眾的第一線。這些年,面對各式各樣的人和各種復雜對立的矛盾糾紛,他不斷摸索工作方法,妥善處理了大量涉及民生的案件,尤其是他在辦案過程中,注重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統一,獲得了當事人的普遍贊譽。
“我們這里先后承辦了多起贍養糾紛案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阿蓬江鎮一位年過八旬的老婆婆,因子女相互推諉拒不贍養,導致老人生活起居無人照顧。無奈之下老人一紙訴狀將自己的7個子女告上法庭,要求子女承擔贍養義務。”田鵬飛回憶,“了解案情后,考慮到贍養糾紛案件涉及到對老年人的權益保護,在農村地區影響較大,且原告系年齡80多歲的老年人行動不便,我便決定到當事人所在地進行巡回審判,并組織當地老百姓旁聽。”
提起這個案件,濯水人民法庭的不少工作人員都印象深刻。陳建松說:“在田庭長的帶領下,我們從情理和法律兩個方面,對老婆婆的子女進行剖析和開導,向他們詳細講解了《民法典》中贍養老人的相關責任和義務。經過多番勸解,最終這位高齡老人的贍養問題得到了圓滿解決,旁聽的群眾也受到了教育,真正實現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會效果。”
事實上,這只是田鵬飛處理案件的一個縮影。他所在法庭轄區人口相對較多,當事人居住比較分散,為了方便老百姓訴訟,減輕訴累,他不斷完善便民服務舉措,對辦理涉及老年人、殘疾人等行動不便的弱勢群體案件時,積極提供上門立案服務和巡回審判。五年來,田鵬飛上門為老百姓提供司法服務80余次,開展巡回審判60余次,受到當地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的高度評價。
看望留守老人
多元調解 巧解糾紛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5年來,田鵬飛結合自己的調解經驗,探索多元化解糾紛的方法和途徑,在解決糾紛工作中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員易與當事人溝通交流、具有較強親和力的優勢,整合鄉、村、社區的人民調解員,共同參與化解矛盾糾紛。
一個人的高效,帶動整個調解機制的高效,整個過程田鵬飛都是主要對接人,其中的付出自不多言,但收獲卻是扎實厚重。在他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5年來,他通過邀請熟悉當地風土人情、群眾威望高的人民調解員參與調處案件450起,成功調處420起。5年來,他共組織轄區便民訴訟聯絡員、人民調解員開集中培訓20余次,邀請調解員旁聽案件15次,走訪座談18次。5年來,他共成功調處涉及旅游合同、旅游侵權、景區內建設工程施工等各類糾紛20余件,為全區的旅游業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在規范旅游市場秩序,保障和促進旅游景區的健康發展方面他做了大量的工作。如今濯水法庭分別在各景區設立了便民訴訟服務點,并將法庭工作人員照片、聯系電話等信息在巡回服務點張貼公布,游客遇到糾紛通過撥打法庭服務熱線或者到巡回審判服務點就可起訴處理,真正實現旅游糾紛案件的快立、快調(審)、快結。我們都喜歡親切地喊他一聲‘田法官’。”在濯水古鎮開小吃店的樊女士告訴記者。
采訪當天,忙完村里的走訪回到法庭,時間已接近晚上7點。在辦公室整理完案件資料后,田鵬飛總算踏上了歸途。“我們是迎著朝陽上班,披著晚霞回家。”田鵬飛說:“同事們經常調侃,5年下來,天天在轄區各個村里跑,我們上下班的里程數可以繞地球一圈了。但我覺得作為一名法官,我辦的不只是案子,因為結果的公平關系到當事人的公平、正義和切身利益,我們必須全力以赴,真心實意地為老百姓解決難題。”
(記者 田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