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陽光穿透薄霧,給城市和峽谷披上了一件金裝,站在高處俯瞰黔江城市大峽谷,只見山水、峽城、公園、跑道、濕地、森林于一體,讓人如癡如醉的同時,不禁驚嘆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黔江位于重慶市的東南部,這里崇山峻嶺,江河縱橫,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交織,形成了獨特的地域風情。近年來,黔江區堅持對內以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為抓手發展全域旅游,對外構建武陵山區對外開放新格局。進一步加大文旅融合發展力度,通過舉辦節賽等活動推動產業升級。
A字頭”攜手“多元素” 全域互動立體呈現
山如青黛,水似碧玉,黔江擁有著世界級的旅游資源。
位于區內的國家5A級景區濯水古鎮以及愛莉絲莊園、神龜峽、城市大峽谷、小南海、土家十三寨等7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個個矚目,A級景區數量位居全市第二位、渝東南第一位。山高、谷深、江長、峽美,自然風光秀美、民族文化厚重、養生要素齊備,無論是生態觀光,還是休閑度假、體驗文化、康體養生,都能讓游客有更加多元的選擇,“清新黔江”一時間也成為周邊的“打卡”勝地。
黔江區更是高度重視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按照“一城主導、兩區示范、三核驅動、全域融合”發展思路,創新推進文化旅游融合,深入實施“文旅美城”建設,持續唱響“中國峽谷城。武陵會客廳”文旅品牌。全區自然觀光型、人文體驗型、避暑休閑型等多樣化主題景區全域互動立體呈現,獲評首批市級全域旅游示范區。
不斷完善“線上+線下”旅游營銷體系,推出四季旅游線路、鄉村旅游線路、紅色旅游線路等特色旅游線路產品,積極融入烏江畫廊文旅示范帶和武陵山區民俗風情生態旅游示范區。推動鄉村旅游全域全季節發展,“清新黔江—吸氧洗肺之旅”旅游線路入選全國精品主題旅游線路,阿蓬江兩岸成為鄉村旅游示范帶、入選“重慶醉美鄉村好去處”等等,黔江區榮獲“中國最佳文化旅游名區”“中國最具魅力宜居宜業宜游城市”等稱號。
目前,濯水古鎮改造項目、重慶市水車坪長征文化公園建設項目主體完工,正在進行附屬及配套綠化工程,水車坪露營基地已試運行;神龜峽旅游基礎設施提升項目目前已完成方案審查。小南海、十三寨景區提升項目已統一納入黔江區A級景區提升項目實施,目前子項目神龜峽細水碼頭、愛莉絲科技館、小南海民宿正在有序推進建設;城市大峽谷景區一期提升項目正在完善方案。
“文化魂”賦能“目的地” 助力文旅相互交融
旅游,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旅游的靈魂。
重慶黔江,歷史悠久,山清水秀,人文薈萃。翻閱黔江的故事,深厚的歷史韻味讓人陶醉神往;美麗的山山水水,讓人心曠神怡;獨特的美食,讓人欲罷不能。
在這里,可以探尋歷史脈絡,感受人文薈萃。這里歷史文化、民族文化、紅色文化交相輝映,是全國一類革命老區,有南溪號子等182項國市區非遺,建成渝東南首個非遺文化館,全市唯一的民族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濯水謠》等民族文藝作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這里,可以品嘗奇珍絕味。這里有享譽全國的黔江雞雜,這里有“土家蟲草”羊肚菌、“肉中茅臺”黑土豬,得天地之靈氣、集云霧之精華,帶您縱享“舌尖上的黔江”。高山蔬菜、脆紅李、獼猴桃有機鮮美,油炸茴香、米豆腐、油錢、苦蕎粑、馬打滾等特色小吃,一定會拉住您的衣袖,牽絆您的腳步。
為了讓美食、美景搭上文化的“順風車”,把文化的靈魂賦能旅游目的地,黔江區充分發揮文化引領作用,立足時代精神、堅持黔江特色,加大文藝作品創作生產力度,推進優秀文藝作品展示展演,結合各景區特色,讓文化要素的注入推動旅游特色化、品質化發展。比如建設城市大峽谷實景演藝場、濯水劇場、官村演藝苑、十三寨擺手堂,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景區常態化展演。
圍繞民族文化、歷史文化,全面開展文化藝術創作生產,創作民族音樂《南溪號子九道拐》《幺妹喊你吃雞雜》、舞蹈《犇》、情景舞《幸福燈火》、美術《紅軍樹》、攝影《軍綠閃耀的青春》等文藝作品,其中,民族音樂《南溪號子九道拐》、舞蹈《犇》獲評第十九屆全國群星獎重慶選拔活動二等獎,《溜溜的生活溜溜的唱》榮獲第十屆重慶市鄉村藝術節音樂類一等獎,群舞《苗鄉》榮獲第十屆重慶市鄉村藝術節舞蹈類三等獎,《幺妹住在十三寨》榮獲2022鄉村振興主題電影推薦活動提名影片。
“老景區”跑上“新賽道” 持續釋放節賽紅利
一場場精彩的體育比賽,牽動無數運動迷的心,賽事舉辦地也成為當下群眾旅游消費的熱點去處。對此,黔江區抓住全民健身活動的有利時機,給“舊路線”賦能“新玩法”,讓“老景區”跑上“新賽道”以“文旅+體育”的方式,進一步助力產業升級。
黔江從2017年開始承辦中國山馬越野系列賽(以下簡稱山馬),前四次舉辦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積極的反饋。整個山馬線路穿越了城市峽谷、阿蓬江、古鎮廊橋……黔江廣闊的山地自然環境和美麗的景區得以向世人全過程展示。黔江區也憑借其出色的組織能力、卓越的接待水平以及獨特而美麗的賽道,成為舉辦山馬越野系列賽的理想之地。
除了山馬賽事以外,在節會活動方面,黔江區近年來成功舉辦了“黔江雞雜”美食文化節、中國原生民歌節、中國跑客節、少數民族電影展映等,持續釋放賽事展形象、聚人氣的效能。組織開展“促文旅復蘇助鄉村振興、組十萬游客游重慶黔江”等文旅活動,組隊參加西洽會、澳門旅博會、東盟博覽會等重大節會活動,全方位宣傳黔江文旅品牌。通過重大節會活動推動旅游業快速發展,帶動全區10萬余老百姓吃上了“旅游飯”。
在賽事為龍頭的牽引下,黔江區致力于打造體育事業發展高地,促進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持續推進政府公共體育場地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對風雨球場、游泳館、體育館設施設備進行了改造升級,啟動場館智慧化改造。舉辦2022賽季中國三人籃球聯賽、重慶市青少年籃球(小學組)錦標賽、2022年十區縣羽毛球邀請賽等國市區賽事活動10余場,開展群眾性賽事活動80余場,以“區級、鎮街、村社區”三級全民健身站點為陣地,開展健身操、太極拳等項目培訓和“好體育人”志愿服務活動10場次,實現全民健身活動全覆蓋。新建改擴建體育場地設施17個,新增體育場地設施5.05萬平方米,打造形成布局合理、覆蓋面廣、普惠性強、點線面結合的15分鐘“健身圈”。
(記者 徐朝政)
黔江區文旅委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