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田丹 文/圖)從3月1日起,重慶市禁捕水域進入為期4個月的禁釣期,在黔江區,多部門聯動,通過水上打、陸上管、市場查,“零容忍”打擊涉漁違法犯罪,管好“人、船、網”,共護一江水。
3月1日,黔江區農業、公安和市場監管部門聯動,突擊檢查了多家漁具店、涉漁餐館和水產市場(如下圖),每到一處,執法人員都仔細查看招牌、菜單中有無“野生魚”“長江魚”等字樣,并重點關注是否存在銷售禁用漁具和野生漁獲物等違法行為。
黔江區市場監管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執法人員王聰告訴記者:“對餐館和農貿市場,要求不能加工、銷售野生漁獲物,更不能在店招、門牌、菜單上使用野生魚、長江魚作為噱頭來誤導消費者。國家明文規定的像地籠、三重刺網、武斗竿等36種(禁用)漁具,是明確禁止銷售的。”
每年3月至6月是長江流域多數魚類的產卵繁殖期。在此期間,黔江區農業、公安等部門將執法力量靠前部署到烏江第一大支流——阿蓬江,通過水陸并進的方式,嚴查“三無”船舶,嚴打“電、毒、炸”魚等非法捕撈和違規垂釣行為。
黔江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四大隊負責人李林海介紹,針對泥鰍釣、無人船、潛水電魚這些新型捕撈違法犯罪行為,堅決露頭就打,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機關處理。通過查處一批典型案例,懲治一批違法人員,讓“不想捕、不敢捕、不能捕”的觀念深入人心。
據悉,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以來,黔江區聚焦非法捕撈頻發水域,持續開展護漁專項執法行動,打擊涉漁違法犯罪。截至目前,破獲非法捕撈案件80余起,行政處罰95人,收繳非法捕撈用具1.5萬余套。最新監測數據顯示,當地阿蓬江、小南海等16處禁捕水域水生生物資源恢復持續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