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隱義(右一)與廠區工作人員檢查壓力表。
10年前,他是身著“橄欖綠”在火海中逆行用肩膀托起生命曙光的消防戰士;10年后,他是身著“應急藍”守護一方平安的應急人,他就是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工作人員石隱義。
身經百戰
用雙手托起生命曙光
“我是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這是石隱義的一句口頭禪。1998年入伍以來,石隱義一直奮戰在黔江區消防支隊新華中隊,特勤中隊,先后擔任戰斗員、戰斗班班長、特勤班班長,隊長助理。無論是在什么崗位,他積極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高度的革命熱情投身到工作中去,用一顆樸素而赤誠的心去點燃平淡的歲月,用智慧和汗水去開辟一條消防戰士的奮進之路。
工作中的石隱義。
在黔江區消防支隊工作的16年中,先后榮立三等功2次,個人嘉獎5次,優秀士兵1次,優秀團員1次。先后參加處置了1999年杉木埡重大車禍搶險事故的救援;2000年黔江黔洛娛樂有限責任公司重大火災的撲救;2001年金三角商場重大火災的撲救;2005沙特灣大橋重大車禍搶險事故的救援;2007年武陵山隧道槽車側翻事故的救援;2012年G65高速阿蓬江段車禍液氨泄漏事故的處置等1600余次火災撲救,300余次搶險救援,挽救生命500余人,他用自己的雙手,在一次次救援中托起生命的曙光。
火煉“真金”
用生命守護“生命之橋”
“真金還需火來煉”。業務操得好,戰友評價高,并不能說明自己就是個合格的消防兵。這是已經成為戰斗班班長的石隱義經常告誡戰士的一句話。而戰士們明白,石班長的言下之意是只有到了真正的火災及搶險救援現場,才能檢驗出“真金”。而石隱義就是經過無數次大火淬煉出來的“真金”。
石隱義(左一)參與野外救援(資料圖片)
1999年8月1日,酉陽縣原絲廠儲存有500多公斤液化氯氣的鋼瓶發生泄漏,大量劇毒氯氣外泄,嚴重危及周圍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中隊接到搶險救援命令后,身為中隊尖兵的石隱義向隊長雍清國主動請戰,并與另一位戰友在中隊長的帶領下連同黔江支隊領導一同奔赴事故現場。到達現場后,距離50米處便聽到絲絲的泄漏聲,周圍100米范圍內的花草樹木均已被氯氣熏焦變色,300米范圍內的氯氣達到危險濃度,情況十分危急,若再繼續泄漏下去,后果不堪設想。為了徹底摸清情況,石隱義主動請纓,與隊長及另一名戰士戴空氣呼吸器進入室內偵察鋼瓶泄漏情況。偵察掌握到了液氯泄漏的相關數據,為成功處置事故提供了可靠依據。在實施堵漏時空氣呼吸器發出警報、氣瓶壓力不足的緊急時刻,他為爭取時間,冒著生命危險,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繼續堵漏。
石隱義(右一)與同事檢查消防設備。
2000年11月24日,黔江黔洛娛樂有限責任公司發生重大火災。中隊接警后,全隊人員迅速趕到火場,石隱義又一次主動請戰,要求把最艱巨的任務交給自己。他強忍著烈焰的熏烤和有毒濃煙的刺激,帶領戰士在水槍的掩護下深入火場內部對火魔進行強攻近戰,并冒著生命危險協助隊長從燃燒著的房間內拖出了兩個液化氣罐,有效防止了爆炸發生,保護了毗鄰財政局和南海城集貿市場,避免了造成更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
如今留在他身上的一道道疤痕就是他以實際行動報效黔江人民的最好見證。
守護一方
用平凡續寫“應急”力量
2015年,石隱義轉業至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工作,他“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從消防官兵到政府工作人員,從橄欖綠到應急藍,他扎根應急工作基層一線已經20個春秋,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退役軍人的使命和擔當。
石隱義(左一)與戰友參與救援(資料圖片)
從搶險救災一線工作到地方監督執法工作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為做好安全監管工作,他利用一切可以學習的時間加強自身的業務水平,認真學習安全生產相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等業務知識,虛心向老同志學、向專家學、向書本學,使自己從一名安全生產的“熱心人”轉變成用專業知識、現場管理經驗武裝起來的“明白人”。
石隱義(左二)檢查消防水帶。
在從事安全監管工作期間,他牢記發展決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為代價的工作理念,時刻保持安全生產紅線意識、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以排除重大安全隱患為重點,以企業安全風險辨識評估、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為抓手,以專項整治為突破口,有效強化了安全責任落實和監管措施落實,有力提升了園區安全監管能力和企業本質安全水平。近年來,石隱義共計到企業開展安全檢查793家次,排查出各類安全隱患2417起,其中,重大安全隱患89起,督促企業整改隱患2417起,隱患整改率100%,指導企業開展風險辨識評估和隱患排查236家次,與企業負責人交心談心114家次,園區未發生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這句話從來不是隨便說說,而靠的是實際行動!”石隱義用最平凡的言行詮釋著一名新時代應急人應有的風采。
(記者 譚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