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揮中心與網格員視頻對話
仲夏時節,筆者走進黔江區鵝池鎮“141(一中心四板塊一網格)”基層智治指揮中心,開放式的辦公環境讓人感受到家的溫馨。在這里,平安辦、信訪辦、司法所、派出所等,多個部門的行政執法力量匯聚成了一股強大合力,為基層民生實事工作、解決矛盾糾紛等提供“一站式”服務,實現了黨群溝通“零距離”,服務“面對面”的生動局面,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來,鵝池鎮認真落實重慶市委關于黨建統領基層治理的工作安排,優化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推動“一中心四板塊一網格”基層智治體系建設落地落細,通過一體化治理智治平臺,在黔江區率先將屬地“人、房、地、事、物”等要素全部納入網格,視頻監控覆蓋全鎮重點場所。
鵝池鎮搭建的一體化治理智治平臺,集信息收集、處理、反饋于一體,實現了對基層治理工作的實時監控和高效調度。同時,在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重點行業安裝了600余個監控攝像頭,確保對重點區域的全面監控、重點行業的有效監察,以及重點人群的精準監管。
“今天社溪村情況如何?”
“目前一切正常!”
在鵝池鎮基層治理指揮中心,工作人員正在通過可視化對講機與楊小鳳溝通。楊小鳳是社溪村一名專職網格員,她每天都會在村里“轉悠”幾圈,排查安全隱患、化解矛盾糾紛,對村民所反映的問題,能幫忙解決的盡量解決,解決不了的及時上報,做好走訪記錄。
楊小鳳說:“現在我們采取‘線下+線上’的方式,開展信息采集、隱患排查、矛盾調處、政策宣傳等,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更加高效便捷。”
據介紹,鵝池鎮按照“定人、定崗、定責”工作原則,對網格員進行責任區域劃分,確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田”。轄區內8個村(社區)按照小組精心設置了40個網格,并進一步細化為93個微網格。每個網格均配備了專業的網格長和網格員隊伍,包括40名網格長、10名專職網格員、40名兼職網格員、40名網格員指導員以及87名志愿者,確保網格化管理覆蓋到每一個角落。
“衛生院附近有一位老人身體不適,姓名謝光碧,請各位立即核實信息。”
前不久,網格員謝應成在集鎮巡查時,發現一位老人突然身體不適,急需送醫。他立即通過微信群發送了基本信息,并協調附近醫療資源和志愿者。不到5分鐘,便利用群內信息找到了謝光碧的家人,通知他們盡快趕到醫院。在網格員和志愿者的幫助下,老人被及時送往醫院接受治療。
事件的快速處置,得益于鵝池鎮基層治理體系的高效運轉。依托這樣的事務管理平臺,鵝池鎮服務群眾的工作效率又往前推進了一步。
從改善內部服務環境,到優化機構設置,再到推動力量下沉,自“141”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工作啟動以來,鵝池鎮的群眾擁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
該鎮黨委負責人表示,鵝池鎮當前正在開展一系列創新實踐,希望通過應急管理一卡通、人大代表進駐便民服務中心等措施,站在離群眾最近的地方,解決好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據了解,黔江區按照市委統一部署,縱深推進黨建統領基層治理工作,不斷健全“一中心四板塊一網格”基層智治體系,進一步聚焦實戰實效,建好用好30個鎮街基層治理指揮中心、220個村(社區)基層治理中心,推動1279個網格上下聯動,截至目前辦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1.5萬件次,切實把精細化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做到群眾“心坎上”。(通訊員龔婭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