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黔江區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的重要論述,積極響應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迫切需求,將教育作為民生監督的重中之重,以釘釘子精神持續監督、精準施策,為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近年來,黔江區人大通過一系列扎實有效的監督舉措,不僅促進了學前教育、職業教育、基礎教育的全面提升,還加速了地方教育向優質均衡邁進的步伐,讓更多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學前教育:筑基幼學,雙輪驅動促提升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面對生育政策調整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帶來的學前教育資源短缺、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黔江區人大常委會主動作為,啟動黔江區學前教育工作的專題調研。區人大常委會調研組采用現場走訪、抽樣調查、問卷調查等多種方式,廣泛收集社會各界意見建議80余條,并深入全區23所各級各類幼兒園進行實地考察,全面掌握黔江區學前教育“第一手”資料。
在此基礎上,黔江區人大常委會連續三年對學前教育進行跟蹤監督,推動區政府及相關部門持續加大投入、優化資源配置,有效解決了學前教育發展的困難和問題。通過一系列努力,黔江區學前教育實現了“善育”與“優育”的雙提升,不僅滿足了適齡兒童入園需求,還進一步提升了保教質量,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
職業教育:賦能未來,激發職教新活力
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建區以來,區委區政府始終把職業教育作為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制定出臺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意見》等一系列政策,建立了黔江區職業教育聯席會議制度,區內職業學校辦學條件逐步改善、校企融合深度推進,職業教育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2023年,職業教育專題調研被列入黔江區人大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區人大常委會調研組深入重慶旅游職業學院、重慶經貿職業學院、黔江區民族職業教育中心等職業院校進行實地調研,全面了解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和存在的問題。5月底,區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聽取并審議了區政府所作的關于黔江區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的報告,形成審議意見并送區政府研究處理,報告提出了五個方面的意見建議:一是加強學習宣傳,促進政策落實;二是厘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三是緊扣發展主題,提升貢獻能力;四是強化師資建設,提高質量保障;五是加強投入保障,推動基礎建設。
在區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推動下,黔江區職業教育發展邁上了新臺階,不僅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資金投入,改善了職業院校的基礎設施和教學條件,還優化了專業設置,引入了更多符合市場需求和產業發展趨勢的課程,有效提升了職業教育的實用性和吸引力,讓職業教育真正“香”起來、“熱”起來。
基礎教育:聚焦民生,提升教育質量與溫度
基礎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基石,直接關系到民族的未來和國家的興衰。黔江區人大常委會始終將基礎教育作為民生監督的重點,密切關注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教育資源配置、教學質量提升等問題。為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黔江區人大常委會打出了一套監督“組合拳”。
2024年4月,區人大常委會調研組深入城東、舟白、正陽、黎水、石家、阿蓬江等10個鄉鎮街道的25所基礎教育學校進行專題調研。調研組通過實地考察、座談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工作情況,并形成了專題調研報告。報告建議區政府及相關部門:一是堅決扛起擴優提質工作職責使命,搶抓發展機遇;二是盤活基礎教育現有教學資源,優化布局調整;三是強化基礎教育資金投入和保障,夯實教育根基;四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育質量;五是促進教師職業發展和規劃,提升教育質量;六是促進地方民辦教育發展,保障公平發展;七是加強擴優提質工作學習宣傳,促進政策落實。
在區人大常委會的監督推動下,黔江區基礎教育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批影響教育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教育資源配置更加均衡合理,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教育民生路,人大顯擔當。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關乎國家未來和民族希望的千秋大業。黔江區人大常委會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持續為地方教育工作建言獻策、匯聚力量,努力營造黔江區教育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并通過打好教育“組合拳”等方式,繼續為群眾辦成一件件“幸福事”,讓教育成為黔江最美的風景線,書寫更多為民履職的精彩答卷。
(通訊員 米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