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陳海燕 熊明)今年以來,黔江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通過明晰林地產權、引導林權流轉、開展規模經營、完善利益聯結等綜合措施,探索“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民、大戶變經理”林改“新三變”模式,推進《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方案》落地見效。
明晰林地產權,保障林權流轉。全面摸底調查集體林地,開展林地數量矢量化和數據庫建設,推動“耕地下山、林地上山”,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有效協調權屬爭議問題。通過權利人現場認定、無人機輔助勘察、林業數據集成等線上線下聯動方式,科學精準認定集體林地面積和四至界限,開展集體林地確權頒證,明確林地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推進“三權分置”。截至目前,全區共確權集體林地面積238萬畝,確權率100%;涉及承包林地到戶10.04萬戶,發證面積188.4萬畝,發(換)證率99.9%,基本實現“山定權、樹定根、人定心”。
引導林權流轉,開展規模經營。高度重視宣傳引導,采取集中宣講、院壩會、發放宣傳單、政策問答口袋書等多種形式深入廣泛地開展宣傳,讓農民全方位多角度了解集體林權改革,激發農民主體意識,引導農戶通過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流轉林地經營權。優化林權流轉管理服務,提供“上門服務”,開展“一窗受理”,打通社會資本“進山入林”的便捷通道,實現適度規模經營。2024年,新增流轉林地23159畝,培育家庭林場、專業大戶、林業合作社等林業新型經營主體8個。
規范流轉程序,防范流轉風險。堅持“依法、自愿、有償”原則,做到“流不流轉是農民的事,轉多轉少是市場的事,規不規范是政府的事”,防止出現以“林地開發”名義搞資本炒作或“炒林”現象。指導擬定《集體林權流轉合同》,明確流轉條件、方式、期限及雙方權利義務,引導林地經營權公開、公正、規范流轉交易。依托重慶農村產權交易服務平臺,健全完善黔江區林業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提供在線信息發布、交易撮合、合同簽訂、交易鑒證、法律咨詢、資產評估等一站式服務。截至目前,交易平臺已完成林地流轉交易23159畝。
完善利益聯結,聯農帶農富農。探索“資源變資產、村民變股民、大戶變經理”林改“新三變”模式,推動林地經營權參與市場化交易,轉化為可抵押、可流轉、可融資的資產;鼓勵村民以林權入股,成為林業合作社或合作企業的股東,享受企業經營收益分紅;培訓有意愿、有能力的林農成為林業經營管理人才,參與林業項目的日常管理和運營。建立健全林農、村集體、經營主體三方緊密利益聯結機制,構建林改“命運共同體”,帶動普通林農分享規模經營的收益,共享林改成果。加強合同履約管理,增強林農和經營主體的法律意識和契約意識,建立健全林權流轉糾紛解決機制。截至目前,已培育林業經營管理人才3名,村集體增收4.6萬元,林農增收57.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