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體制機制改革 優化服務網絡體系
更好地實現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發展
開幕式現場
國家衛健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苗艷青作主題報告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張亮作主題報告
浙江省基層衛生協會胡玲作主題報告
浙江省諸暨市衛健局王佳偉作主題報告
中國農村衛生協會會長張朝陽作主題報告
本報訊(記者 羅躍 文/圖)8月24日,第三屆中國農村衛生協會縣域衛生專委會會議開幕式在黔江區舉行。中國農村衛生協會會長張朝陽出席并作主題報告。中國農村衛生協會副會長王煉,重慶市衛生健康委二級巡視員胡彬,黔江區政府黨組成員李國政分別致辭。中國農村衛生協會副會長楊茂康,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武漢大學、浙江省等研究機構、高等院校、省市的領導和專家學者,以及重慶市區縣衛生健康委、黔江區醫療衛生機構有關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王煉說,今年會議主題是“縣域醫共體發展·挑戰與對策”,這也是當前縣域醫共體事業高質量發展的主要任務。我們要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衛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加強認識、拓展思路,使我們專委會的工作更加聚焦全國醫療衛生工作的總體要求。專委會要牢牢地扎根于農村這片沃土,時刻聚焦農村百姓的身體健康,加強自身建設發展,探索新時期、新時代我們專委會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模式,從而使專委會更好地發揮研究、咨詢、參謀和服務的作用。
胡彬說,近年來,重慶市衛生健康系統積極推進供給足、環境美、服務優、上下聯、信息通、醫防融的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提高縣域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群眾就近就便就醫等健康服務取得了一定成效。當前,縣域醫共體建設邁入新階段,我們將創新組建模式、推進資源重整,以政府名義出臺重慶市緊密型醫共體建設方案,強化“六統一、七統籌、五共享”內涵建設,把縣域醫共體做實、做強、做好,推動全市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持續向好發展。
李國政說,近年來特別是啟動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以來,黔江區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項目為載體,創新體制機制,打表推進示范項目,“三醫聯動”、DRG支付、薪酬制度、“區聘鄉用”等改革取得突破,醫保聯動工作機制、緊密型醫共體“七統一”管理等試點落實,4個次中心建設加快推進,一批改革經驗在人民網、新華社等媒體刊發,人民群眾看病就醫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我們將在中國農村衛生協會和中國農村衛生協會縣域衛生專業委員會的支持和幫助下,更加突出體制機制變革、醫療服務能力建設、“一老一小”服務等工作重點,持續引導醫共體內成員單位在協作共享、內涵建設上久久為功,著力提升醫療服務能力與醫療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全力以赴交出黔江醫改“完美答卷”。
在主題報告環節,中國農村衛生協會會長張朝陽,國家衛生健康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健康戰略與服務體系研究部副部長苗艷青,浙江省基層衛生協會會長、縣域衛生專委會副主任委員胡玲,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縣域衛生專委會主任委員張亮,浙江省諸暨市衛健局干部王佳偉,黔江區衛生健康委主任劉沖,分別作了題為《縣域緊密型醫共體建設——全要素推進與風險管控》《新時代下創新醫防融合新機制 促進縣域衛生高質量發展》《縣域醫共體服務體系建設發展的思考》《醫共體利益及激勵機制》《數字賦能縣域醫共體》《醫保與醫共體協同發展機制》的主題報告。在圓桌論壇環節,分兩輪舉行了“縣域醫共體:體制機制改革圓桌論壇”和“縣域醫共體:整合型服務體系建設圓桌論壇”。在黔期間,與會人員還到金溪鎮衛生院、正陽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基層衛生醫療機構進行觀摩指導,部分專家還對黔江區深化鄉村衛生健康機構性改革進行現場指導。
據悉,本次會議由中國農村衛生協會、中國農村衛生協會縣域衛生專委會主辦,黔江區衛生健康委承辦,會議主題為“縣域醫共體發展·挑戰與對策”,旨在通過專家學者們共同探討,獻計獻策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服務網絡體系,打通“堵點”、解決“難點”、消除“痛點”,促進縣域醫共體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