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姚華順 通訊員 廖霜 賈秀濤)為縱深推進“夏季行動”走深走實,進一步提升轄區群眾識別和防范經濟犯罪的意識和能力,近日,秀山自治縣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聯合重慶銀行秀山支行到梅江鎮民族村,根據當地受眾群體的特殊性,以院壩會和“漢語+苗語”的形式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雙語版”防范經濟犯罪宣傳活動,教會苗族群眾識別和防范經濟類犯罪。
活動現場,身著苗族服飾的數十戶苗族家庭代表齊聚民族村警務室廣場,大家圍坐一起,聽經偵大隊民警宣講如何識別和防范經濟類犯罪。
梅江鎮民族村是一個苗族聚居的村落,當地群眾至今仍保持著穿苗族服裝、講苗族語言的習俗。
在經偵大隊民警用漢語講解完防詐騙知識后,梅江鎮派出所輔警石雷用家鄉話——苗語,圍繞非法集資、傳銷、假幣、銀行卡詐騙、虛假投資等常見經濟犯罪內容,通過列舉有關案例,詳細分析其風險隱患,傳授識別、預防和應對金融詐騙措施等知識,及時向群眾揭露不法分子的狡猾手段。特別對農村地區以“鄉村振興”“助農”等為噱頭的非法集資以及“云養殖”“云種植”、農業旅游、農產品銷售等虛假投資作了重點講解。同時,還通過設置咨詢臺、擺放展板、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進一步加深村民對相關知識的認識。此外,工作人員還為村民們送上了大米、雨傘等物品。
現場,村民們積極地用苗語與石警官進行互動,面對村民們的苗語提問,石警官耐心地用苗語一一進行解答,充滿家鄉味的苗語互動和村民的歡笑聲讓這場宣講活動更顯溫馨。
今年以來,秀山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在市局經偵總隊的指導下,有力推動社會各界共同參與打擊和防范經濟犯罪工作,偵破各類涉經濟犯罪案件10件,挽回各類經濟損失1066萬元;開展“五進”宣傳50余場次,發放宣傳資料8萬余份,切實守護群眾的“錢袋子”,有效筑牢經濟犯罪“防火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