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王安娜 文/圖)“天冷了,溫差大,不適宜晚秋蠶上簇,我們就采取了一些升溫措施。”近日,黔江區白土鄉白土社區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聯社的蠶棚里,蠶桑技術員田茂益正在指導村民放置火盆、覆蓋薄膜等,希望通過這些升溫措施,讓晚秋蠶住上“溫室”蠶棚,助力蠶繭豐收。
據悉,白土社區村集體經濟共有兩個蠶棚,占地約1600平方米,每季可養蠶60張左右。目前,晚秋蠶正處于5齡期上簇階段??呻S著深秋的到來,黔江區氣溫逐漸下降,不利于晚秋蠶上簇結繭。針對這一情況,白土鄉組織蠶桑技術員上門送技,指導蠶農采取相應升溫措施應對晚秋天氣變化,讓晚秋蠶上簇更快,保障蠶繭豐收。
“我們主要是通過放置火盆升溫、薄膜保溫的方式來應對天氣變化?!碧锩娓嬖V記者,通過技術人員的指導,白土社區蠶農的晚秋蠶預計4天左右便能結束上簇結繭工作。
記者了解到,白土鄉目前有在地桑園面積1543畝,預計全年產繭1400擔,可實現經濟收入350萬元左右。近段時間,蠶桑技術員分片區蹲點,對蠶農進行技術指導,確保當地晚秋蠶豐產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