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窗外小鳥的叫聲,早早地將住在黔江城區金龍花園附近的任進喚醒。他起床洗漱完畢,吃過母親做好的早餐,坐著輪椅在臥室的電腦前,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任進身高只有75厘米,因患有先天性脆骨病(成骨不全癥),導致肢體一級殘疾,也被稱為“瓷娃娃”。他通過電腦創業,承接全國各大影樓照片修復業務,平常還制作短視頻和在網上銷售書籍,年收入超過10萬元,很多網友稱他是“人像美容師”。
10月12日,記者來到任進的出租房,對他的創業經歷進行了采訪。
從小到大 經歷20多次骨折
1993年,任進出生在黔江區鵝池鎮社溪村,2014年隨父母進城,在黔江區金龍花園附近租房居住。因為他家住在四樓,自己下樓困難,只能每天看窗外的風景,聆聽窗外的鳥鳴。
任進是被捧著長大的“瓷娃娃”,父母對他的護理特別細心,小時候,即使他坐的嬰兒背簍的邊沿,都要用厚厚的棉包裹一層。盡管父母如此小心,任進還是遭到多次磕碰骨折。
“幸好當地有一位接骨療傷的老中醫,每次都是把老中醫請到家中來治療?!比芜M的父親任云平回憶說。
連老中醫都記不清他哪些部位骨折過,哪些部位沒骨折過?!靶r候記不住了,從六歲到現在大概骨折過20多次吧?!比芜M笑著對記者說。
任進生長緩慢,到9歲時只有2歲小孩的身高,他看到周圍的孩子上學,也鬧著要去學校。
擔心學校不收,任進的父親專程到村小,找到學校負責人,說明孩子的身體情況,學校負責人叫他先背到學校來,看孩子是否能適應。
“學校的木凳子他坐不上,我只好從家里帶一把木椅子,還特地在椅子上裝了扶手,這樣也沒能避免他受傷。”任云平說。
任進上學那幾年,父母早上將他背到學校去,下午放學又背回家,就這樣一直背到讀完五年級。上六年級時,任進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選擇了輟學,無論父母怎么勸,也沒能把他勸回學校。
解決就業 政府送他學技術
輟學在家的任進,看到父母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后來家里又添了妹妹和弟弟,壓在父母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懂事較早的任進,嘗試坐在輪椅上刨洋芋、剁紅苕等,幫母親分擔一些家務活。
隨著一天天長大,任進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他從電視新聞上看到很多殘疾人利用互聯網成功創業,向母親說自己也想試試。
對于兒子的想法,父母大力支持。父親用打工3個月的收入,為他買了電腦、安裝了寬帶。
“我慢慢摸索,學會了打字、上網,后來又愛上了打游戲,還在網上認識了很多打游戲的網友。”任進說,很多網友看到他打游戲的級別高,紛紛給錢請他代打,慢慢地積累了一些收入。
游戲代打收入不高且不穩定。
2014年,是任進人生發生轉折的一年。黔江區殘聯為拓寬區內殘疾人就業增收渠道,在城區一家影樓組織開展照片修復技術培訓。任進接到鎮殘聯負責人的通知后,由父親陪著在影樓學習了半個月。
“我基礎比較好,學得很快,3天就會操作,一周后就能將一張張照片修復得很不錯?!比芜M說,后來影樓就把他留下來,專門從事各類照片修復工作。
任進一邊上班,一邊學習。他始終覺得所學知識還不夠全面,2018年,花3000元在網上報名參加了一個培訓班。
“通過參加網絡培訓班,我認識了全國各地的攝影師,以及很多影樓的老板?!比芜M告訴記者,網絡培訓期間,很多人了解到他是一名重度殘疾人,開始給他介紹照片修復業務。
網上創業 年收入超10萬元
“只要愿意干,事兒總是有的。”任進告訴記者,今年10月4日,他一天接到需要修復的照片就有800多張。照片修復,每年能給他帶來近8萬元收入。
有時候照片修復業務比較少,任進便制作短視頻發到網絡平臺,有被人看中的視頻,就賣出去。
任進制作的短視頻,主要以中醫、國學等傳統文化為主,一年大約可掙到2萬元。另外,他還在網上賣書,收入也有大概2萬元。
任進掙得的錢主要用于置換電腦和家庭開支。由于視頻制作對電腦配置要求較高,他前后置換了3臺電腦,花去4萬多元。
“我和他爸爸收入不高,家里學生的開支是任進在負責。逢年過節,以及我和他爸過生日,他還要給我們發紅包?!蹦赣H何建容說,家里最小的弟弟從幼兒園到現在讀高二,書學費、生活費,以及穿的衣服鞋子都是任進負責,有時候他還給在外面打工的妹妹花錢買衣服。
“我讀不了書,妹妹也只上過初中,我現在要把自己沒有完成的讀書夢,幫弟弟完成了,希望他將來有個好的前程,能成為國家的人才。”任進說。
(記者 李詩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