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首都北京還洋溢著喜慶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濃厚氛圍,黔江區政府帶著黔江56萬各族人民的深情期盼,來到蘊含“厚德尚學 精醫濟世”崇高精神的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隆重舉行了北京大學口腔醫院與黔江中心醫院的醫聯體、遠程醫療協作簽約儀式。
這次簽約不僅是“北大口腔”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的具體行動,更是北京口腔專家護佑黔江及武陵山片區800萬人民群眾口腔健康、服務國家口腔醫學事業展現出的無私大愛。
黔江口腔醫學注入“國家隊”力量
“北大口腔”是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在中國醫院專科排行榜常年穩居口腔專科第一。一直以來,“北大口腔”的專家們把落實國家醫療隊巡回醫療、推動優質醫療下沉這個重要政治任務牢牢扛在肩上。
2024年8月26日,“北大口腔”正式啟動國家口腔醫療隊巡回醫療學術活動(黔江),北大口腔醫院先后派出口腔醫學頂級專家到黔江以及周邊地區開展義診、講座,為口腔醫學發展注入“國家隊”力量,為廣大人民群眾口腔健康植入北大口腔基因。
推動北大口腔技術基因橫移下沉
黔江是市級區域醫療中心,正積極打造武陵山醫療高地。同時,作為重慶市口腔專科聯盟成員單位和重慶市口腔醫療質量控制中心渝東南分中心,黔江區始終致力于從人才、裝備、技術、規模等方面推動口腔醫學事業高質量發展,急需通過合作,圍繞口腔手術、疑難病例操作等基層醫院口腔科發展問題分享學術成果、開展學術探討,推動北大口腔技術和管理加快向黔江區平移下沉,實現疑難病診治用北大口腔方案、高難度手術有北大口腔專家。
為群眾提供高效優質的口腔醫療服務
古語說:“百物養生,莫先口齒”。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基礎,是居民身心健康、文明水平的重要標志。近年來,我國居民口腔健康水平不斷提高,但仍存在齲病問題頻發、牙周健康狀況不容樂觀等問題,口腔健康守護之路仍任重而道遠。這次簽約既是履行雙方既定之約,更是黔江及武陵山片區800萬群眾渴望守護更高質量口腔健康的殷切期盼。
在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的座談會上,黔江區政府領導希望北大口腔專家們持續加強對黔江口腔醫療事業的關心和支持,為黔江區域醫療高地建設提供思想引領、技術保障和智力支持。同時也希望黔江中心醫院牢牢把握機遇,積極搭建合作發展“之橋”、探尋技術提升“之路”,為推動全區口腔醫療事業更上臺階,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口腔醫療服務共同發力。
“黔江區委區政府和全區56萬人民群眾相信,本次合作必將為黔江做好口腔健康事業提供寶貴經驗,注入新的更強動力。”黔江區領導誠邀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專家,多到黔江走一走、轉一轉、看一看,體驗黔江的色彩,品味黔江的味道,感受黔江的溫度。期盼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和黔江中心醫院手牽手、心連心,把這件利民惠民之事做好辦成,一起成為口腔健康事業發展的“親密合伙人”。
---新聞鏈接---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與重慶市黔江中心醫院簽訂醫聯體協議
根據北京大學口腔醫院臨床工作服務能力,黔江中心醫院可向北大口腔轉診疑難復雜病例,建立轉診綠色通道。北大口腔愿意協助黔江建立遠程會診體系,并開展輻射黔江周邊的遠程會診服務。
根據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方工作安排,以及對來院學習人員的要求和接待能力,黔江中心醫院方每年可派遣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赴甲方學習交流。
根據黔江中心醫院工作及業務發展的需要,黔江可邀請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安排家不定期赴黔江進行學術講座、會診示教、指導臨床工作、合作承辦各級繼續教育培訓班等。
根據黔江在培養口腔醫學高質人才方面的需求,北京大學口腔醫院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為黔江骨干在安排專科進修、博士后人才培養、參加北京大學口腔醫院主辦的國家級繼續教育培訓班和國內學術會議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持。
北大口腔與黔江中心醫院簽訂遠程醫療合作協議
協議中說,為推動遠程醫療服務持續健康發展,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實現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提高醫療服務能力和水平,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務 院辦公廳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推進醫療機構遠程醫療服務的意見》《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規范(試行)》等文件精神,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簽訂合作協議。
合作內容是北京大學口腔醫院作為口腔醫學遠程醫療服務提供方,為重慶市黔江醫院提供遠程會診、遠程影像診斷、遠程病理診斷、遠程病例討論等服務。
北京大學口腔醫院有在崗博士生導師81人
在簽約儀式上獲悉,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始建于1941年。目前,北大口腔擁有10個口腔醫學科學學位博士點、9個口腔醫學專業學位博士點,臨床教研室(組)和基地30個,在崗博士生導師81人、碩士生導師84人和一大批學術造詣高、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學術帶頭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和講座教授、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負責人、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中國科協青年托舉人才,以及其他省部級人才30余名。
(記者 龔節品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