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王安娜) 近日,記者從黔江區商務委員會了解到,今年以來,黔江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重慶市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決策部署,認真落實重慶市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五年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入選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試點區縣為契機,著力解決加快消費品牌培育和集聚、促進傳統商圈改造提升、營造聚集化消費場景等3方面問題,夯實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基礎,積極打造渝東南區域消費中心城市。
今年上半年,黔江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6.5%,持續2個季度位列全市第1位,批零住餐同比分別增長16.2%、13.5%、9.3%、14.5%,居渝東南前列。
打造消費地標,解決“在哪消費”。通過聚力商業設施提檔、深化商文旅場景融合等舉措,老城、新城同步發展。招引大型商業體入駐黔江,打造正陽新城IP;老城大型商圈完成提檔升級,逐步向場景化、體驗式、互動性、綜合型消費場所轉型;結合地方建筑風格和飲食特色,將80年代老黔江代表性的建筑升級改造為網紅美食街區,打造新地標。同時,深挖文化底蘊,將文旅有效融合,濯水古鎮保護利用項目、水車坪長征文化公園建設項目、正陽山景觀樓等項目完工投用,西蘭卡普主題園、渝東南非遺館、萬濤故居、三臺書院等已成為主客共享商文旅新空間。
聚集消費品牌,解決“消費什么”。依托黔江本土特色產品和本地電商平臺,通過新媒體的方式,讓黔江雞雜、地牯牛、渣海椒、羊肚菌、高山冷水米等“優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打造真正的黔江“爆款品牌”。特別是黔江雞雜這一核心黔江美食大IP,更是躍居重慶旅游美食榜第四,不僅成為美食擔當,更成為黔江的“商務名片”。今年以來,黔江區統籌推進“愛尚重慶·約惠黔江”系列消費促進活動近20場次,舉辦第五屆黔江雞雜美食文化節、第九屆文化旅游惠民消費季、第六屆中國山馬、第四屆鵲橋會等大型商文旅體活動。1-9月,全區共接待游客超2000萬人次,同比增長10.76%;商文旅體綜合總收入150余億元,同比增長15.6%。
發揮區域輻射效應,吸引“外來消費”。 在推動外來旅游消費上,黔江區以入選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培育建設試點區縣為契機,積極推進國家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創建,策劃推出精品旅游線路產品,開拓國內外旅游市場。在推動外來教育消費方面,除了正式成立重慶八中融合教育黔江集團學校外,全區全學段貫通、一體化發展的高質量教育體系正加快構建,區外來黔就讀學生占比有所提升。在推動外來大健康消費方面,黔江中心醫院完成整體搬遷,武陵山區域醫療中心(應急醫院)完工投用,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建立網絡聯盟醫院等,多措并舉,實現區外來黔就醫占比突破38%。在推動通道物流與對外貿易融合發展方面,鐵路貨物集裝箱功能區投用,西部陸海新通道黔江班列實現首發,成功推動廣西欽州至重慶黔江鐵路干線納入通道政策等,1-6月,黔江經西部陸海新通道運輸貨運量540標箱,同比增長180倍。
下一步,黔江區還將持續開展“區域消費中心試點培育”攻堅行動,在打造消費場景,構建產、供、銷、運一體的電商產業鏈,培育雞雜全產業鏈,提升“外來消費”能級等方面發力,力爭到2027年,打造2個10億級商圈和一批區域影響力較強的標志性商圈和特色商業街,新培育國際國內重大活動與賽事數量,建成輻射渝東南、服務武陵山區域、面向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的“近悅遠來”民族特色區域消費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