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臘味飄香,武陵山區的不少地方都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在黔江區,臘制品生產企業開足馬力熏炕臘味,并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銷售,滿足市場供應。
近日,記者在黔江區黎水鎮的一家臘制品生產企業看到,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灌制香腸,經過風干、晾曬的香腸整齊地懸掛在烤架上,在炭火的烘炕下油光脂艷,散發出陣陣臘香,惹人垂涎。據了解,這些臘制品采用“訂單化”銷售,在完成熏制后,將第一時間發往沿海地區的大型商超和農貿市場。
據該臘制品生產企業負責人陳靜介紹,這些臘味需要經過一周左右的不間斷熏制,直到色香味俱全,才能上市銷售。現在,每天都能接到全國各地的訂單,平均一天要發3000單左右。
近年來,黎水鎮將臘制品作為特色農產品持續打造,鼓勵企業發展精深加工,采用傳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推出臘香腸、臘豬腳等臘制品,既保持了傳統風味,又能滿足人們對健康飲食的需求。入冬以來,臘制品迎來銷售旺季,當地多家企業正緊鑼密鼓熏炕臘味,供應市場。
陳靜告訴記者:“目前,我們廠正在滿負荷生產,每個月至少要熏炕30萬斤左右的臘味,最多的時候要請50多個工人。通過‘線上+線下’銷售,訂單已經排到春節,已經實現年產值3000萬元。”
黎水鎮黨委有關負責人表示,該鎮依托臘制品精深加工,打造全產業鏈,每斤臘制品的售價達到40元,帶領40戶村民戶均增收4000余元。接下來,黎水鎮黨委政府將繼續支持轄區臘制品企業,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做好品牌打造和產銷銜接,擦亮特色農產品品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增添新活力。
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近年來黔江區大力發展臘制品精深加工,通過村集體綁定龍頭企業、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方式,建立起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截至目前,先后培育20余家臘制品生產企業,年產值突破6000余萬元。(記者 田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