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開展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工作以來,黔江區鄰鄂鎮聚焦農村飲水安全和供水管理,堅持問題導向、長效導向、系統導向,深入剖析有關管水方面群眾負面反響不斷的深層原因,抓其作風根源,靠前監督,專項整頓,化解民生痛點難點。
“村上說是有管水員管理,但是真有事時不是電話打不通,就是打通說不空晚點來,一般晚點就是一兩天,用水用得心急得很”,村民劉大爺反映稱。
面對村民的苦惱,鄰鄂鎮紀委及時調查,采用逐村群眾會+單戶重點走訪雙模式,用征集意見與集體商討等方式聽懂群眾心聲,看清管水機制漏洞和人員工作作風問題,按照由點到面監督思路,精解問題。
建章立制。重新梳理管水職責與隊伍建設需求,制定全新管水工作制度、獎懲制度以及“坐班制”協議,讓管水行為進入制度籠子。同時督促成立鄰鄂鎮管水工作領導小組,鎮分管領導作為首要責任領導,多措施主抓管水工作,將管理壓力自擔肩上。
減員增效。根據群眾反映事項,鎮紀委對管水人員進行約談,針對工作作風差,群眾意識淡薄的同志予以辭退,全面梳理無效人員,精簡工作團隊,同步提標管理,定期開展警示教育,肅清工作環境,強化管水隊伍作風建設。
群眾參與監管。分村落實管護人員,堅持把工作細化到末端,將任務細化到個人,并實行聯系方式上墻機制,實時公開管水員聯系電話和舉報電話,讓民生工作晾曬在群眾身邊,切實做到全鎮人民用水便捷,真正讓群眾看到變化、見到成效。
“自從鎮紀委專項整頓后,供水及時,水質好、水量旺。”鄰鄂鎮某村民說,“墻上還貼有管水員的聯系電話和投訴舉報電話,只要一個電話,24小時上門維修,實在太方便。”
管水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轉變,鄰鄂鎮人民感受頗深,靠前監督專項整頓成效顯著,群眾“用水幸福”指數不斷攀升。(記者 田丹 通訊員 楊勝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