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黔江區石家鎮滲壩村堅持黨建引領、廣泛發動、精準服務,探索一條庭院經濟發展新路子,助力群眾增收致富。
黨建引領,建立健全富農機制。堅持“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在組織發動上,采取“支部帶頭+黨員先試+農戶參與”,有效調動群眾積極性,使分散經營農戶能夠有組織地發展,形成適度規模經營。在生產種植上,支部搭平臺、做服務,與外地龍頭企業對接,并在選苗育苗、技術指導、跟蹤服務等方面及時為農戶提供便利,確保庭院經濟規范有序發展。在產品銷售上,村集體牽頭對接市場找企業,建立穩定購銷聯結,農產品直采直銷到企業,有效解決農戶后顧之憂,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廣泛發動,積極盤活閑置資源。召開村組干部會議,結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美鄉村建設等工作,安排部署庭院經濟建設,明確各組建設重點和目標任務。廣泛宣傳發動,利用群眾會、入戶走訪等方式廣泛宣傳發展庭院經濟,引導群眾根據自身資源差異和特點,以家庭為陣地,以庭院為載體,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園、小果園,積極盤活房前屋后閑散土地,發展庭院經濟。黨員群眾帶頭示范,利用閑置土地、院落、宅基地、拋荒農田等資源,通過自主經營、代耕代管等方式全程參與庭院經濟建設,把庭院的“方寸地”變成致富的“增收園”。
精準服務,全力保障庭院經濟。加大物資扶持力度,給予200戶發放6000余株苗子3噸化肥,鼓勵壯大發展規模,提升發展質效。加大金融服務力度,對有意愿發展庭院經濟的農戶和監測對象,廣泛宣傳、積極銜接辦理小額貼息貸款,落實政策性農業保險,保障穩定增收增產。加大技術培訓力度,邀請農技部門技術人員、“土專家”等不定期對種植戶進行“一對一”指導25次,現場實地解決群眾種植發展過程中的問題,提高庭院經濟經營管理水平。(通訊員 張世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