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蠶繭已全部售完,目前我們在蠶桑地里套種青菜頭等特色作物呢!”時下,正值秋蠶收畢后的空閑期,黔江區太極鎮李子村蠶桑產業園里,農戶們正在蠶桑地里一邊忙翻土、一邊樂呵呵地拉開了家常。在蠶桑地里套種青菜頭等特色作物,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蠶農收入,也為即將到來的蠶桑冬管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為明年實現豐產作好準備。
據李子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村現有在地桑園550畝,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承包桑園150畝,建成智能化小蠶共育工廠1個,年共育小蠶1280張,產值20萬元;利用現代化養蠶車間養蠶145張、產繭120擔、產值31.2萬元,預計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突破100萬元。
太極鎮太河村的高甫云是村里的養蠶大戶,前些年由于缺乏養蠶經驗,他在養蠶的道路上吃了不少虧。太極鎮黨委、政府向他伸出“援手”,邀請蠶桑技術人員走村入戶指導蠶農加強飼養管理工作,這讓高甫云快速學到了養蠶技術。
太極鎮是黔江區蠶桑產業大鎮,現有在地桑園7200畝、養蠶戶280戶,年產繭6500擔左右,近年來通過升級改造養蠶基礎設施設備,全面推進智能化科技化養蠶技術革新,連續8年區內產繭量第一,成功榮獲地理名片“蠶桑小鎮”。據太極鎮黨委主要負責人介紹,近年來,太極鎮把蠶桑產業作為舉旗產業發展,在7個村(社區)分別建成百畝級高標準桑園示范片,用好智能化小蠶共育工廠和市區蠶業總站專家資源,走出了一條科技賦能產業發展的“新路子”。為確保蠶農增收,鎮里每年邀請蠶桑專家通過“141”平臺線上培訓+線下分村實地開展培訓等模式,切實提高桑園管理及養蠶技術水平,蠶繭質量和單產穩步提高。
同時,太極鎮圍繞建設市級鄉村振興示范鎮,借力市科技局幫扶集團力量,突出科技賦能鄉村振興,建成智能化小蠶共育工廠2個,完成金團村數字鄉村管理平臺搭建。目前,智慧小鎮建設已成為太極基層治理的重要支撐。 (記者 羅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