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產業
今年來,黔江區五里鎮堅持黨建引領,凝聚發展合力,在脫貧成效鞏固、產業發展、基層治理、鄉村建設等方面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幅鄉村繁榮發展、鄉鄰其樂融融、鄉風向美向善的鄉村振興嶄新圖景躍然紙上。
脫貧成果有效鞏固。穩定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精準兜底,適齡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100%,脫貧人口和5類困難人口合作醫療參保率達100%,住房安全率達100%,飲水安全有保障,防返貧監測機制常態化,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接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河流整治
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完善石筍洞口至龍溪隧道、胡家壩至五里集鎮“四改三”公路改造,修建胡家壩村、西洋村產業路22公里,拓寬五里社區大堡、甘溪村深溪河“四好公路”12公里。實施胡家壩村至西洋村小河流域河堤整治、胡家壩村“和美鄉村示范村”建設、五里社區程家大院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項目,修繕深溪河提灌工程和鎮垃圾轉運站并投用,除險、粉刷政府辦公大樓和職工宿舍樓,有力有序實施黔江區甘溪水庫建設。
水稻豐收
生姜產業
蠶桑產業
產業格局穩中育新。“村集體+農戶”發展模式,水稻種植5000余畝,建成3個1000畝優質稻種植示范帶。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500畝,小春大春播種1.5萬畝,產糧4000余噸,穩住糧食安全“壓艙石”。全力打造拳頭產品“武陵黑豬”,出欄生豬4萬余頭。依托資源稟賦,出欄牛500頭,畜禽2萬余只(羽),管護桑園2000余畝,產繭1500擔。“山木藥才”、茶葉、蓮藕、魔芋、百合等特色產業初具規模,助農增收。
鄉村建設宜居宜業。持續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堅決整治亂堆亂放、亂搭亂建、占道施工、占道經營的不良行為,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規范各類指示牌、宣傳欄、標語擺放,規范垃圾分類投放點,加大清運保潔密度,加強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建設,推進農村生活污水“零直排”,打造和美鄉村。
和美鄉村建設宣傳
民生保障持續提升。積極開展穩崗就業,引導民工出鄉務工增收。全面落實低保動態管理,居民醫療保險參保實現全覆蓋,社會服務活力增強。
綠色發展逐步顯現。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自覺守護綠水青山,精準實施“碧水、藍天、綠地、田園、寧靜”環保五大行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環境與經濟可持續發展。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嚴格落實封山令、禁火令,切實做到“守住山、看住人、管住火”,全年無森林火情發生。全面排查消防、地質隱患,開展消防、地質、防汛應急演練,有效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和應急救援能力。深入實施“八五”普法,全民法治意識不斷增強。切實防范網絡詐騙,守護好人民群眾的錢袋子。嚴格落實安全生產“十五條硬措施”,深入開展“大排查、大整治、大執法”百日行動,防住風險、守住底線,轄區生產安全、社會穩定。
組織建設堅強有力。全面強化黨的領導,認真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切實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健全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扎實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集中整治, 持續糾治“四風”問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環境。(記者 王巧西 通訊員 李西軍 文/圖)(圖片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