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接受中醫理療
本報訊(記者 田丹 文/圖)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關系到群眾看病就醫,近日,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近年來黔江區從健全服務網絡、培養人才梯隊、推廣適宜技術等領域持續發力,目前已實現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全覆蓋,讓高質量中醫藥服務更加便民惠民。
不久前,黔江區金溪鎮衛生院的中醫館剛剛完成了提檔升級。12月4日一大早,該鎮金溪社區居民李華值就因為腰椎疼痛,來到中醫館就診,主治醫生很快給出了診斷結果,并為他進行了針灸治療。
李華值告訴記者:“以前我腰痛,只有進城去住院,還要耽擱家里的農活。如今我在家門口也能看中醫,方便多了,醫院條件也不錯。”
金溪鎮衛生院中醫科科長林春春介紹:“中醫館建成后,針對基層群眾常見的風濕疼痛、中風后遺癥、心腦血管疾病等上百種病癥,都能采用中醫適宜技術科學診治,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
像李華值這樣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的優質中醫藥服務,得益于黔江區正在完善的“區、鎮、村”三級中醫服務網絡。以金溪鎮衛生院舉例,升級改造后的中醫館,配備了8名中醫師,以及微波治療儀、頸椎牽引機、超短波電療機等治療設備,能夠為患者提供針灸、三伏灸、手法復位、理療康復等多樣化的中醫診療服務,中醫綜合救治和急診能力明顯提升。
據悉,目前金溪鎮衛生院全年能夠為1萬人次的患者提供高質量中醫藥服務。接下來,該院將繼續發揮中醫“簡、驗、便、廉”的優勢,不斷擴大中醫藥在治未病、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和康復養生等方面的服務供給,讓農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好中醫、吃上好中藥。
記者從黔江區衛生健康委獲悉,截至目前,依托魯渝衛生健康協作、“區聘鄉用”人才下沉、中醫藥以科包鄉等機制,當地已建成基層中醫館30個,實現鄉鎮衛生院、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能夠常態化開展中醫適宜技術和中醫特色療法20余項,越來越多的農村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中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