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提升工程路段一角
開群眾會
彎道擴寬處
占地農戶無償支持項目建設
石會鎮人大工作人員實地走訪
新擴寬的路基已經成型、道路上車輛通行暢通無阻、當地農戶正在對占地砍伐下來的林木進行切割和清運……這是近日記者在S524省道黔江區石會鎮黎明社區至青山村道路提升工程路段看到的景象。
“ S524省道石會鎮黎明社區至青山村道路提升工程建設,是石會鎮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差額票決確定的2024年民生實事項目,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因多種因素導致該工程施工一波三折,如今該路段擴寬工程已然成型,當地居民出行難的問題得到解決。”石會鎮人大主席董道武說。
民生實事遇“難題”
據了解,該項目按四級路標準設計并施工。因該項目涉及的高速路匝道口至白羊凼段(K90+240-K93+740),2023年石會鎮政府對路面進行了原道路修復,加之占用群眾土地協調難度大,資金籌集較困難,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業主單位計劃對高速路匝道口至白羊凼段只增設部分錯車道,不按施工前宣傳的整條道路都拓寬到6.5米進行施工。
該路段涉及石會鎮黎明社區、青山村共計3000余人出行。當地群眾認為,路段平均路面寬度不足5米且彎道多、急,且還有國家級龍頭企業——69畜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型運輸車長期進出,只增設錯車道無法徹底解決出行暢通的問題,要求業主單位按最初的宣傳口徑,對該路段進行全線拓寬。如該路段不能及時施工,勢必將影響鎮人代會票決民生實事項目的完成。
“一事一議”解民難
收到群眾反映后,石會鎮人大一方面組織人大代表、社區干部和鎮平安法治辦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深入一線了解情況,掌握群眾真實訴求,另一方面,走訪業主單位,了解項目建設情況,摸清問題癥結。
據了解,項目建設資金“有缺口”,是業主單位不進行全線拓寬的原因之一。為此,區、鎮兩級人大代表積極奔走呼吁,一方面向業主單位的主管部門溝通銜接,爭取部門支持;另一方面,向區政府分管領導匯報,爭取領導重視。經過多次銜接和匯報,廣大群眾的盼望終于見到了曙光。
道路拓寬占用群眾的土地和林地協調難度大,是業主單位不進行全線拓寬的又一重要理由。“不補償、不拆房、不遷墳”是該項目施工前統一確定的“三不”原則,決不能突破。為解決好占地難題,鎮人大指導黎明社區活用“一事一議”民主協商決策機制,通過深入走訪被占地的重點群眾家庭了解意愿、發放征求意見表征求意見、召開院壩會統一思想等方式,凝聚群眾共識。在此基礎上,就道路拓寬無償占用群眾土地和林地一事,召開群眾會進行“一事一議”,44戶涉及被占地的群眾家庭代表在占用土地農戶花名冊上簽字蓋手印,同意該段道路拓寬,占用土地及地上附著物無任何補償,還要支持項目建設,不得以任何理由無故阻工。
至此,困擾該路段拓寬建設的占地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三方議事”達民意
今年9月12日,鎮人大組織區鎮人大代表、業主單位、黎明社區干部及群眾代表,就高速路匝道口至白羊凼段全線拓寬一事開展“三方議事”。參與議事的各方代表本著“事要解決、項目要推進”原則,就事論事、各抒己見,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有效解決了群眾所盼,展現了代表風采,體現了部門擔當。
經過各方深入交流討論,最終就該路段與其他路段同標準拓寬一事達成一致意見:一是由石會鎮政府請示區政府,由區政府安排區交委及區公路事務中心增加投資約180萬元,由原設計增加錯車道變更為全線拓寬(主要是路面加寬約2.5米)、新建擋墻、背坎及護坡,重建排水溝及安防設施工程等,并納入S524省道石會鎮黎明至青山道路提升工程項目一并實施;二是土地上的附著物,由群眾自愿投工投勞在規定的時間內解決;三是由鎮人大牽頭,以人大代表和群眾代表為主體組成監督組,對項目實施進行全過程監督,確保項目實施的安全、質量和進度。
多措并舉保民生
近年來,石會鎮人大通過“三方議事”工作機制加“一事一議”民主協商決策,精準發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推進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項目落實落地,用心用情用力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使“三方議事”工作機制更好地融入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為基層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解決基層復雜問題、促進民主決策順利推進。
確保在議題選擇上符合全鎮整體發展戰略與群眾的根本利益。堅持黨建引領,保證“三方議事”與黨的領導高度一致性,將“三方議事”作為黨委推進基層治理的有力抓手,聚焦民生保障、經濟發展等與群眾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的問題選取議題,凝聚各方力量形成推進工作的強大合力,確保“議”有目標,“議”有成效。
同時,在“三方議事”工作機制中融入“一事一議”等民主協商決策機制,一方面便于在開展議事前統一群眾的思想和訴求,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動在議事前解決一些疑難問題,防止發生“議而不決”的情況。
在議事決議事項實施結束后,要采取書面、會議、回音壁等多種形式,及時向廣大群眾反饋辦理情況,征求廣大群眾對辦理的意見建議,多舉措推進各類民生實事項目落實落地。
(記者 譚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