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船行駛在烏江龔灘鎮水域
近年來,酉陽自治縣龔灘鎮以建設美麗烏江廊道為主線,實施“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著力發展生態產業和生態旅游,實現綠色創新高質量發展。
打造鮮花小鎮
秋冬時節,千年龔灘古鎮丹桂飄香,三角梅競相綻放,紅色、紫色的花朵交織,美麗絢爛……
2024年,龔灘鎮啟動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工程,以城鎮功能生態屏障建設為抓手,因地制宜、適地適樹,把綠化與美化、生態與旅游、林相與品相相結合,打造“小而美、小而精、小而特”的綠化美化景觀,建成“藝術小鎮”“非遺小鎮”,進一步提升龔灘古鎮景區形象。
同時,對古鎮區域的沿江兩岸、兩條過境公路和古鎮青石板路進行重點打造,把古鎮的寨間空間與停車場作為重點綠化區域,精心栽植三角梅,打造三角梅休息廣場、三角梅藝術廣場、三角梅科普廣場與三角梅生態停車場等區域,讓龔灘古鎮增添了亮麗色彩,“鮮花小鎮”名副其實。
挖掘古鎮文化
有著1700余年歷史的龔灘古鎮建筑獨具魅力,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民間習俗獨具特色,被國畫大師吳冠中贊為:“是唐街,是宋城,是爺爺奶奶的家。”
古鎮老街有土家吊腳樓200余棟,有川主廟、西秦會館、三撫廟、楊家行、半邊倉、永定成規碑、武廟正殿、冉家院子、董家院子、周家院子、董家祠堂等共11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年來,龔灘鎮堅持走差異化、特色化的古鎮文化打造之路,挖掘“長桌宴”等傳統習俗,龔灘酥食、綠豆粉等特色美食,常態化開展非遺《梯瑪古歌》展演、“土家篝火”等特色民俗活動,舉辦“書香龔灘”等新興文化活動,吸引大量游客紛至沓來。
同時,古鎮還積極引進文創人員和文化企業,著力培育文創產業,實現古鎮文化與創新文化深度融合。
如今,“龔灘一夢 情醉千年”的龔灘古鎮已成為廣大游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
發展特色產業
在龔灘鎮紅花村,橙紅色的柑橘密密麻麻地點綴在地里,村民余順強正在果園里精心護理自家的椪柑。
“今年產量預計在1.5萬斤左右,能收入6萬元左右。”余順強樂呵呵地說,“酉彭高速公路快要通車了,以后不管是自己銷售,還是游客來采摘都很方便,紅花村產業發展終于快走上康莊大道。”
與余順強同村的楊光兵,也抓住鄉村旅游發展和高速公路建成契機,利用自家房屋開辦了集餐飲、住宿、休閑于一體的農家樂。
近年來,龔灘鎮在烏江兩岸丘陵低山地區,共實施了1.3萬余畝的營造林工程,重點布局柑橘、李子、柚子、油茶等特色生態產業,大力開展農村“四旁”植樹活動,助推森林鄉村、共富鄉村建設,逐步在烏江沿岸形成“一江碧水、層林疊翠、四季花漾、瓜果飄香”的百里畫廊美景和綠色發展示范帶,帶動800多戶村民受益。
此外,該鎮還積極開展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治理,在烏江沿線共實施了4000畝的景觀示范林建設,將生態林與經濟林培育、生態修復治理與濱江林帶建設、自然恢復與人工修復統籌結合起來,在烏江干流和主要支流沿岸栽植了欒樹、楓樹4萬株,實現了生態價值與經濟價值協調發展。
(記者文梅 通訊員白鳳英?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