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醫精髓 提升醫療服務
本報訊(記者 張露月 文/圖)傳承岐黃薪火,弘揚中醫文化。12月14日,一場古樸的拜師儀式暨魯渝科技協作智力援助項目——針灸特色技術在疼痛康復中的應用培訓班活動順利舉行(如圖)。經筋學科帶頭人劉春山教授與4名弟子締結師徒情緣,傳授學科經驗,共同開啟一段傳承與責任的旅程。
本次活動由黔江區科技局主辦,黔江區中醫院承辦。儀式上,區科技局局長祁國徽表示,本次活動是魯渝兩地攜手共進、推動醫療衛生事業創新發展的又一舉措,對于黔江及武陵山區中醫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希望黔江區中醫院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健全協作機制,強化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努力打造具有鮮明“魯渝特色”的新的“東西部協作醫療樣板”。
遵古風,延古訓,弘師道。拜師儀式正式開始,導師端坐臺前,弟子們依次走上前,呈拜師帖、奉茶、行拜師禮、老師回帖……弟子們以最傳統的禮儀,正式拜入劉春山教授門下,開啟師承學習之旅。弟子們也將以最虔誠的態度,虛心向師父請教,立志成長為中醫學的棟梁之材,永葆醫者初心,不負師望不負韶華,為傳承中醫盡綿薄之力。
拜師儀式過后,劉春山教授及山東省名中醫藥專家續龍教授分別作了題為《解結松筋辨證治療膝周筋痹》《針刺方向、角度的不同變化在中風偏癱肢體康復中的應用》講座,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各自在針灸領域的獨特見解和豐富經驗,讓與會者不僅對經筋學科和針灸技術有了更深入的理論了解,還掌握了多種臨床應用技巧,為今后的醫療實踐提供了寶貴的參考。
據了解,劉春山教授是國家三區人才,中國針灸學會經筋診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中醫藥促進會新中醫學會副會長,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頸肩腰腿痛醫院副院長,也是重慶中醫藥學院經筋研究院院長,經筋學科帶頭人。從事經筋研究、臨床工作40余年,發明了“松解針”“長圓針”“新鈹針”“圓鍉針”等特色針法,善于治療頸椎病、面癱、腱鞘炎、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股骨頭壞死、膝骨性關節炎等筋性疾病,獨創的“解結松筋”療法享譽全球。本次活動,劉春山教授團隊將在黔江通過坐診、臨床、集中培訓等方式對中醫院針灸、推拿等技藝進行為期5天的悉心傳授,助力地方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和民眾健康水平的提升。
區中醫院黨委書記孫章華表示,此次活動是積極探索魯渝科技、醫療協作新模式的生動實踐,更是黔江和山東醫療領域繼續譜寫新時代山海情的重要體現。區中醫院將學習好、傳承好、發揚好各專家教授的專業技術和寶貴經驗,攜手讓魯渝協作落地有聲,為增進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