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地摸排
本報訊(通訊員 向洪均 文/圖)近日,筆者了解到,城東街道有序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切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真正讓“民生實事”落到實處。
為民所改,做好前期摸排。老舊小區改造作為民生工程,結合實際情況以居民為主體、充分尊重群眾意愿。一是在改造前多次實地走訪小區,摸清小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短板。二是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召開群眾會議,加大群眾參與度。針對擬改造內容開展問卷調查、梳理急需改造的項目內容,做實做細規劃設計,在資金有限的條件下滿足居民日常所需,讓居民安居宜居,提高群眾認可度、滿意度。今年實施老舊小區改造以來,入戶走訪800余次,開展調查問卷1000余份,召開院壩會30余場,使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達到90%以上。
為民所憂,做好改造服務。在改造實施過程中,及時跟進項目建設,做好建設服務。老舊小區改造涉及面廣,事關居民切身利益,施工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糾紛。一旦接到群眾反映,街道和社區干部主動作為,勇于擔當,第一時間奔赴現場,聽取群眾訴求,協調建設單位解決居民最關切的實際問題,為項目順利實施保駕護航。2024年城東街道老舊小區改造,化解矛盾糾紛100余起,處理問題清單200余個,確保轄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有序推進。
為民所系,完善居民自治。城東街道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積極探索社區治理新模式,完善小區居民自治,推動小區治理向精細化、民主化邁進。街道采取了“社區黨組織+小區自治”的方式,動員和引導居民融入社區治理,
選舉有擔當、有威望的居民組建業主委員會,實現自我服務、自我管理。2024年改造的43個老舊小區中34個小區成立業主委員會,極大提升了社區治理水平,激發了居民參與小區管理的熱情。
今年以來,街道實施43個老舊小區改造,涉及3330戶居民,惠及群眾2萬余人,改造房屋45.92萬平方米,改造房屋442棟,已打造杏林苑、人大政協家屬院、育才路片區老舊小區等示范點。通過改造的小區基礎設施更加完善,居住環境顯著改善,社區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實現小區長效治理,真正做到了“改”在居民心坎上。下一步,將以城東街道老舊小區改造為著力點,精準補短板,強弱項,提升社區、小區居住環境和服務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