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秋
近來,黔江區正開展“迎接高鐵時代 建設中心城市”大討論活動。這是一場關乎黔江未來發展走向的深刻思想交鋒與智慧匯聚,其意義深遠而重大。這是吸引群眾集思廣益,為黔江發展獻計出力的好機會。我建議,加強林業和旅游業有機結合,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實現生態價值向經濟價值轉換。
以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為契機,拉開自然公園保護性開發序幕。本輪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將其中的耕地和居民點予以剔除,為黔江區自然公園預留了足夠發展空間。隨著高鐵通車,相信林業人持續對小南海國家地質公園、阿蓬江國家濕地公園、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的保護和修復,終能實現筑巢引鳳的初衷,使黔江區在招商引資上有更多優勢,從而告別傳統依靠財政投入來發展自然公園的模式。
以森林康養和林下露營為抓手,推動林下經濟健康發展。仰頭山國有林場距離城區不到1公里,交通便捷,地形平坦,有助于老年人休閑活動及出行,其周邊植被類型豐富、空氣質量好、噪音低,可以提供一個寧靜、綠色、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康養環境。過去一直受自然公園禁止開發的限制,在老齡化日趨嚴重的背景下,高鐵開通后相信資本會青睞仰頭山森林康養產業,給黔江及周邊區縣老年朋友提供較好的康養去處。同時,仰頭山國有林場高大喬木較多,在清理林下雜灌和可燃物,杜絕火源進山的情況可以適度發展林下露營基地,給城區居民一個涼爽趣味的夏天。
以獼猴等動物作為景區引流點,實現野生動物資源有效利用。黔江區全域零散分布有獼猴,隨著生態環境變好和群眾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提升,其種群會繼續擴大,致害損失將會增加。在玉米、紅薯等農作物成熟時節,冬季缺食季節在神龜峽、官渡峽、仰頭山景區增設投喂點可以有效減少農戶損失,變投喂點為景區引流亮點,增加旅游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