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討論活動開展以來,黔江區鄰鄂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鎮上下聚焦建設“兩高地、一中心、一門戶、一示范區”,引導干部群眾從產業發展、民生服務、基層治理、生態環保、鄉情凝聚、青年擔當、榜樣引領七個篇章開展討論,切實推進了思想解放、作風轉變、能力提升,為全鎮農村事業全面振興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產業發展篇???
全產業鏈發展提質增效
產業興則鄉村興。鄰鄂鎮作為邊貿重鎮、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產業發展至關重要。鄰鄂鎮黨委政府邀請鎮相關產業大戶代表、三峽銀行黔江支行相關負責人,等結合當前現狀開展大討論,及時收集產業發展“難題”3個,建議5條。
鄰鄂鎮牛場
據了解,鄰鄂鎮2024年成功創建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現有存欄20頭到100頭肉牛養殖場10個,5頭到20頭規模肉牛養殖場68個,500頭以上規模養殖場9個(其中3000頭規模1個)。
然而,該鎮目前肉牛產業鏈不全,未形成品牌銷售,在實際運營上各自為陣,牛肉品質沒有統一標準,價格、市場不能做到宏觀調控,只有養殖,沒有加工。同時,鄰鄂鎮基礎設施薄弱,產業可持續發展難,在道路建設、糞污處理方面還存在短板,生產物資依靠小貨車中轉,生產成本不斷上升的同時,效率卻無法提高。
大家建議:
圍繞“一主三輔兩支柱”,夯實農業產業,加大工業、服務業建設力度,圍繞產業強鎮、產業強區開展經濟發展工作。
走深走實“種養+”特色道路,實現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引進農產品加工業,健全生產、加工、消費一條龍產業鏈,助推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完善產業基礎設施,增加產業路修建、高標準農田建設、糞污秸稈綜合利用設備投入等幫助產業發展提質增效。
加大市場開拓,加大全局統籌力度,持續打造“山韻黔江”公共品牌,讓黔江產品享譽區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打造一批具有帶動性的產業,變被動為主動,吸引企業主動來黔江投資。
民生服務篇???
打造高質量民生服務窗口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發展民生是贏得民心之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鄰鄂鎮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持續增強群眾幸福感和滿意度。
在大討論活動中,大家圍繞“民生保障 提升服務水平 建設中心城市大家談”這一主題,結合鄰鄂民生服務事項現狀,就如何打造高質量民生服務開展了激烈討論。
大家建議:
要加強用水管理,不斷完善內部水資源管理網絡,健全制度,確保全鎮人民高質量供水;要進一步提升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提高鎮村醫生專業素質,以更好的服務對待每一位患者。
要多渠道開展養老服務,盡快將趕集食堂恢復運營,清理各村(社區)養老服務站,邀請社工組織、社會團體深入群眾開展活動;動員更多的散居特困人員入住敬老院,同時依托各養老服務站建立互助養老點,讓留守、孤寡老人能有所居、有所聚。
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龐秋波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和參會人員,要高度重視民生服務工作,切實增強責任擔當意識,齊心協力,共同推進民生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打造讓群眾安心、舒心、放心的高質量民生服務窗口,將自己主動融入“高鐵時代”,為建設“中心城市”做出應有貢獻。
基層治理篇???
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
在村委會開展大討論活動
基層治理,一頭連著經濟社會發展,一頭連著千家萬戶冷暖。大討論活動中,大家圍繞“平安法治·糾紛調解”主題,對如何加強基層矛盾糾紛化解,促進平安法治建設建言獻策。
大家建議:
發揮網格員“宣傳、排查、調解”作用。加強網格員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培訓,打造高效專業的網格隊伍;加強經費補貼,村社可以在合法合規合理情況下利用群眾服務經費、集體經濟補貼網格員通訊、交通費用等。
發揮基層司法所糾紛化解“第一線”作用。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數量少,應增加人員配置和編制;基層司法所工作人員存在身兼數職問題,極大影響自身職能的發揮,調解工作中難以形成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
發揮基層人民法庭“法治流動補給”作用。在重要時間節點聯合轄區平安法治辦、司法所、派出所開展實地法治宣傳;加強各鄉鎮業務科室與片區法庭的對接,以便找準問題癥結,發揮“多調少判,以調保穩”服務基層治理。
生態環保篇???
筑牢生態環保屏障
環境就是民生,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鄰鄂鎮筑牢生態環保屏障,用實際行動讓綠色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推動產業經濟發展。
大討論中,該鎮黨委書記孫建華強調了生態發展的重要性,并要求全體參會人員要高度重視生態環保治理工作,切實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齊心協力,共同推進生態環保工作再上新臺階。
大討論指出了鄰鄂鎮生態環保存在的具體問題:糞污消納場地不夠、垃圾轉運不及時等。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推進整改措施。
大家建議:
加強糞污再利用,通過多種渠道,如種植美人蕉、養殖蚯蚓、通過干濕分離后用作生物燃料等方式,做好糞污消納和再利用;做好垃圾轉運,建立健全垃圾轉運機制,確保垃圾及時清運;合理規劃垃圾轉運路線,提高轉運效率;加強對垃圾轉運車輛的管理,確保運輸過程中不出現灑漏現象。
鄉情凝聚篇???
凝聚鄉賢振興力量
在鎮政府開展大討論活動
鄰鄂鎮圍繞“情系家鄉 共話發展”主題,邀請鎮內鄉賢人士、在外企業家、民營經濟人士、退休干部,聚焦“邊貿重鎮、全國農業產業強鎮”開展“迎接高鐵時代 建設中心城市”大討論活動。廣泛凝聚智慧和力量,著力建設新城“后花園”,收集難題3個,建議3條。
大家建議:
多措施激勵鄉賢助力發展潛能。建立鄉賢線上線下聯絡平臺:如鄉賢微信群、鄉賢論壇、鄉賢工作室等,通過平臺加強鄉賢間的交流和與家鄉的聯系,同時定期在平臺上發布家鄉發展動態、發展需求等;完善激勵機制,設立鄉賢榮譽獎項,在物質方面給與優惠政策,鼓勵其參與家鄉事務。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民營經濟發展動能。簡化政策申請流程,讓民營企業能更便捷地享受到優惠政策。
完善人才培育機制,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利用在外務工人員春節回家的機遇,聯絡在外的優秀人才,分享在外務工創業經驗,為鄰鄂產業發展建言獻策。同時提供政策支持,創造就近務工創業條件,吸引優秀人才回鄉創業,建設家鄉。
青年擔當篇???
完善青年人才培養機制
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鎮村青年干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找準新時代青年擔當有為的切入點,把職責賦予的每一件工作抓緊抓細抓落實,圍繞“我心中的中心城市”和“青年應如何投身于中心城市建設”展開了熱烈討論。
大家建議:
完善青年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對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激發內在擔當精神,用情懷、抱負、鄉愁、福利保障等多項舉措吸引人才回流,完善福利、晉升等保障機制,營造良好創業、就業氛圍。
提高青年就業技能,加強人才技能培訓,推行青年干部輪崗,鼓勵多崗位實踐、鍛煉,激發青年干部能力不足的危機感,在實踐中提升本領,切實將青年干部培養成基層工作的多面手。
建立容錯糾錯機制,降低試錯成本,增強工作主動性,鼓勵青年創新作為、大膽作為。
榜樣引領篇???
擦亮鄰鄂發展“紅色名片”
在村民小組開展大討論活動
鄰鄂鎮以榜樣引領為抓手,召集各村(社區)選樹的鄉賢、榜樣等開展“我為家鄉做貢獻,我為發展獻良策”大討論活動,凝聚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為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提出建議。
大家建議:
保障發展要素,提升承載能力。升級基礎設施,穩固轄區河道溝渠,確保行洪暢通,同時完善入戶路硬化、擴寬產業路,強化村(社區)通行網,為產業發展賦能助力。加強對現有水源點的保護和管理,大力尋找新水源點,開展水質檢測,加強供水保障。搭建農村電商與各大網絡的合作平臺,打開農產品市場,拓寬特色產品銷售渠道和規模,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做細產業鏈條,壯大產業集群。深挖沙子場紅色革命故事,加強紅色文化宣傳和市場推廣,加強景區聯動,打造水市水車坪——鄰鄂沙子場——平壩營紅色旅游、研學之路,結合現代農業,提供采茶、養蠶等觀光體驗,衍生“吃住行游購娛”為一體的紅色旅游樣板,擦亮鄰鄂發展“紅色名片”。
(記者 王巧西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