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田丹 文/圖)雨水節氣過后,各地大忙春耕備耕,各類農業機械成為農業生產的好幫手。近日,記者從黔江區農業執法部門獲悉,當地將監管觸角延伸至田間地頭,從嚴查處生產銷售假劣農機、翻新農機和拼裝改造農機等違法行為,確保農民朋友用上放心農機,為春耕生產保駕護航。
這段時間,執法人員每天都會前往各農機銷售企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對市面上銷售和租賃的農機展開“拉網式”檢查(如下圖)。每到一處,執法人員除了仔細查看農機的產品合格證明、銷售臺賬和維修記錄,還會重點查驗農業機械推廣鑒定證書,并檢查農機是否存在以次充好、拼裝改裝和超期使用等情況。
“在購買農機時,要注意查看產品合格證、‘三包’證明、農業機械推廣許可證等,如果沒有這些證明,可能是假劣農機或是拼裝翻新農機。這些農機不僅產品質量無法保證,還存在技術缺陷和安全隱患,不允許上市銷售。”農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工作人員傅前科介紹說。
農機質量關系到農業生產提質增效,區農業執法部門針對春耕備耕期間,農戶使用率高的小微農機進行重點摸排,要求企業不得銷售來路不明的農機,以及未達到國家排放標準的農機,在出售二手農機前必須進行設備保養和調試,嚴防“三無”農機和假冒偽劣農機流入市場。
今年,黔江區有近4萬臺各種農業機械服務于春耕生產,農業執法人員還前往農機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農機檢驗、安全生產和政策法規科普,指導農機手規范操作。
截至目前,當地農業執法部門先后出動了執法人員100余人次,對全區所有農機銷售企業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進行了“拉網式”檢查。同時提醒農民朋友,購買正規農機,除了安全有保障,國家還會給予一定的補貼。如果不慎買到翻新農機或是拼裝改裝農機,一旦引發事故,后果不堪設想。如果發現上述假劣農機,執法部門將從嚴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