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于超前、超綱的課程,以及校外學科知識培訓,不僅干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還影響到學生知識結構的養成,更加重了學生的學業負擔。”2月24日,區人大代表徐祿友在接受采訪時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區人大代表,他認為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不僅要把建設教育強區作為“優先工程”,更要在提質減負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給他們創造更多的學習機會,為全面發展提供更多可能,這也是他打算提交到今年兩會的建議。
記者見到徐祿友時,他正圍繞課堂減負、教學提質和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等內容,與實驗中學教師、教學管理干部一起交流。教育是國之大計,更是民生之基,作為來自教育領域的區人大代表,九年來,徐祿友先后提交了20多份建議。在他看來,只有將建設教育強區作為“優先工程”持續推進,才能更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為加快建設渝鄂湘黔邊際區域中心城市賦能。在持續推進“雙減”改革,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徐祿友還利用平時走訪調研的契機,收集整理了很多信息,并提煉形成代表建議。這段時間,他正在修改完善5份建議,準備在今年的區兩會上提交。
“我主要從基礎教育擴優提質、織密校園意識形態安全‘防護網’等方面提出建議,希望通過這些建議,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促進區域教育公平,為學生創造更好的學習環境和發展機會,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徐祿友說:“我作為人大代表,將持續了解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把落實人大代表職責與人民教師職責深度融合,用實際行動助力區域教育高地建設。” (記者 龔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