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秀山自治縣通過夯實教育硬件基礎,推進教育一體化發展、搶抓教育教學工作進度等舉措,全力加快建設新時代教育強縣,不僅均衡優化了教育資源,更提升了教育質量,呈現出均衡推進、重點突破、整體躍升的良好局面。
加快推進教育基礎項目建設,影響深遠、意義重大,體現在促進教育公平與均衡發展、提升區域教育質量與競爭力、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
秀山縣育才中學高中部建設工程位于烏楊街道,規劃面積28784.83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綜合樓、教學樓、食堂、宿舍、藝體活動中心、學術報告廳等,根據設計規劃,該項目建設投用后,能滿足1650名學生在此就讀。
近日,在該項目現場記者看到,施工單位正對相關規劃區域進行地基以及建筑主體進行緊張施工。
“工程于2024年12月28日開工,現在行政辦公樓的基槽已開挖,教學樓正在施工的是地梁及結構底板的鋼筋綁扎,宿舍樓已經進入主體一層施工,4月30日整個主體全部封頂。” 現場負責人宋德剛除介紹工期進度外,還說該項目在投用后,還能提供出300個就業崗位,進一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截至2024年,全縣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投入達到14.2億元,除實施了育才中學高中部建設工程外,還建成投用了秀山一中擴建、鳳凰中學新校區建設項目,投用了中平鄉中心幼兒園、華庭幼兒園錦繡園、涌洞鎮中心幼兒園等3所公辦幼兒園,完成了東風路小學等7所學校教學設備迭代升級,妙泉鎮中心校等5所學校改建完工,辦學條件實現提檔升級。
集團化辦學是一種促進教育均衡配置、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師業務發展、創新教育治理的有力舉措。目前,我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穩步推進,組建了11個教育集團,引領帶動51個成員校同步發展,學校標準化率高達90%以上,初中、小學標準班額占比均達到100%,“三項指標”均在全市領先,城鄉、區域、校際辦學差距不斷縮小,被確定為首批成渝地區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培育試驗區。
“我們通過集團化辦學模式,有效地解決了集團校內學科差異的問題,促進了集團學校學科均衡地發展,進一步滿足了學生對優質均衡教育的需要。”秀山民族中學黨委副書記章顯軍表示。
秀山民族中學,于2022年與官莊、洪安、峨溶三所初級中學組建為民族初級中學教育集團,通過構建互派交流機制,定期開展干部教師交流活動,有效提升了集團校干部的管理水平和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了學科的均衡發展。
“近幾年,我校升入普通高中人數均超過140人,2024年達到157人,穩居同類學校第一。同時,我校師生人數已達到1300余人,在同類學校同樣位居第一。”秀山官莊中學校長盧曦東說,在推進過程中,這些顯著的成績,主要是圍繞集團化合作辦學工作內容,通過制定發展規劃、優化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方法、加強師資建設、完善管理機制等方式去加快推進,其中的教師互派已覆蓋各年級全學科。
“就拿歷史課來說吧,在老師的講解下,我覺得學習歷史非常有趣,事件時間、事件內容、事件影響,非常容易掌握。”周四第七節課是秀山官莊中學八年級歷史課,課后,學生田靜簡要談了學習情況,還說在家門口既能好上學,也能上好學。
2025年是教育“十四五”收官、謀劃“十五五”的關鍵之年,是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改革舉措的開局之年,秀山各學校正圍繞全國和全市教育大會精神,扎實推進各項教育教學工作,將在2025年開啟教育新征程。
“對于我校來說,2025年是我們發展的‘關鍵之年’‘突破之年’。”這個季節,秀山縣第一中學校內,各種花卉競相綻放、姹紫嫣紅、美不勝收,該校黨委副書記郭軍說,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自2024年秋期一中新校區建成投用后,在原基礎上增加學位近1800個,極大緩解了全縣高中教育學位不足的壓力,滿足了廣大群眾對優質高中教育需求,有力助推了新時代教育強縣建設。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開啟教育新征程的道路上,我校將以‘三個立足點’為抓手,分別有黨建引領、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研驅動、著力特色發展等。”郭軍表示。
今年,秀山縣將嚴把武陵山區教育強縣建設的工作進度,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通過強化教育督導、優化學校管理、細化隊伍建設、狠抓課堂質量、打造辦學特色、落實教育民生、促進教育公平等舉措,把秀山教育逐步辦成人民滿意教育。
(記者 姚華順 通訊員 楊帆 陳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