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蛇年春節期間,街頭巷尾色彩斑斕的新春燈飾點亮黔城夜空,點綴著每一個黔江市民的節日生活,讓整個城市充滿年味。如今,此項亮化工程已完美落幕,區城市管理局組織施工隊伍對新春燈飾設備進行保護性拆除,待到來年“再攀枝頭”。
3月13日上午,記者在黔城大眾廣場附近看到,市政工人正借助專業工具小心翼翼地拆除樹梢上高高懸掛的燈籠,地面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地將燈籠折疊、堆放,最后依次入袋裝車,不到一個小時的工夫,原本“掛滿枝頭”的燈籠就被市政工人運走,封存入庫,待到來年“再攀枝頭”。
記者從黔江區城市管理局獲悉,為確保拆除工作順利進行,專業技術人員嚴格遵循預定的計劃和步驟。首先從切斷電源開始,隨后逐步拆卸供電和驅動部分,最終利用登高車等設備,對行道樹和路燈桿上安裝的光源進行逐一拆除。
現場施工人員張雙碧告訴記者,“本著節能環保、循環利用的原則,我們將拆除的燈飾分門別類打包,收至倉庫統一存放。除未受損燈帶、燈飾將被回收外,鋪設的電線電纜等輔料也都回收,以便重復利用。”
回望剛剛過去的蛇年春節,黔江區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以“迎接高鐵時代 建設美好邊際區域中心城市”為主題的春節燈飾,以蛇為原型設計的可愛卡通形象、傳統紅燈籠與流光溢彩的LED燈飾掛件交相輝映,充分展現新黔江奮進向上的新氣象,全面展示黔江旅游資源、民族風情、地理特征等特色,營造濃厚的民族風情。
亮燈期間,走在黔城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市民拍照、拍短視頻,其中直播互動,相關短視頻在抖音、朋友圈、微信群等廣泛傳播,迎春燈飾成為了游客和市民的“首選打卡地”,尤其是老城解放路至紅軍廣場那一段,給市民留下了無數溫馨的記憶。
“通過循環使用燈籠等燈飾掛件,減少了資源浪費。”黔江區城市管理局市政工程管理中心主任李雪梅告訴記者,“我們從2023年至2025年連續三年對上一年迎春燈飾進行保護性拆除,精心采用塑料密封袋、紙箱等低成本措施妥善保管、存放,三年來,掛件平均利舊率達到80%以上,利舊價值約150萬元,固定燈飾價值約60萬元,利舊使用總價值210余萬元,進一步節約成本,實現綠色照明。”
迎春燈飾的拆除是結束,也是新的開始。我們在告別這些美麗燈飾的同時,也期待著未來更加精彩的城市亮化工程,為我們的生活增添更多的光彩和活力。
“聽說今年安裝的迎春燈飾好多是利用去年存下來的燈飾,我很是驚訝,燈籠收回去以后能繼續用,第二年就拿出來用,而且不影響美觀。”對于黔江區城市管理部門的這一舉措,市民張女士很贊成,“火車站以及高速出口等位置,關于高鐵時代宣傳的燈飾非常顯眼,既扮靚了城區交通節點,又起到了宣傳黔江的作用。重慶到黔江高鐵即將開通,這些燈飾圖案很有紀念意義,吸引了大家前往‘打卡’。如今要拆除了,我們還挺舍不得的。”
記者從區城市管理局獲悉,2025年的燈飾主打集約節約的原則,利舊使用16918庫存燈飾掛件。另外,積極鼓勵社會單位投資建設迎春燈飾,通過政府投入、企業捐助的方式達到“共建共享”,共同擦亮城市名片,服務夜間經濟,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圖片均為工作人員拆除迎春燈飾。
(記者 田丹 譚鵬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