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清明節臨近,傳統祭祀用火、春耕生產用火頻繁,進山入林踏青人員明顯增多,加之風干物燥,森林火災風險隨之增加。面對復雜嚴峻的森林防火形勢,黔江區在“人防”與“技防”上持續發力,加強森林火險預警監測和巡護防控,嚴防小火釀大災。

黔江國家森林公園面積19.2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7%,是重慶市森林防火的重點區域之一。近段時間,持續的大風少雨天氣使林地內的可燃物載量大幅增多,森林防滅火工作壓力倍增。
“因為林地里覆蓋著厚厚的腐殖質層,包括喬木、灌木、苔蘚、枯枝落葉等,這些都屬于可燃物。” 區林業局森林草原火災預防與安全生產科負責人龍小江告訴記者,“由于可燃物載量還在逐漸增大,部分區域已接近峰值,加之清明節將至,人為野外用火因素疊加,所以近期森林防火形勢異常嚴峻,我們也始終保持高度戒備狀態。”
在黔江國家森林公園仰頭山林區,因歷史原因,不少散葬墓地位于林區周邊。隨著清明節臨近,為防范傳統祭祀用火引發森林火災,林業部門在附近設立了集中祭掃點,應急管理部門則出動機動撲火分隊,在林區和散葬墓地周圍進行帶裝巡護(如圖)。
隨行的重慶市專業應急救援總隊黔江支隊副支隊長樊濺介紹:“這些散葬墓地大多緊鄰林區,清明節是祭祀活動的高峰期。我們在巡邏中,一旦發現市民違規用火或燃放煙花爆竹,就會立即制止。同時,我們會協助他們清理余火,避免因風向突變、余燼復燃等原因引發森林火災。”
清明節期間也是野外違規用火的易發高發期。黔江區開辟了100多公里的防火隔離帶,運用長航時無人機、數字化通信裝備、森林防火智慧系統對林區進行24小時預警監測。同時,在進山通道和醒目位置張貼宣傳海報,向群眾普及森林防火知識。專業應急救援力量也深入重點林區靠前駐防,排查火險隱患、開展野外實戰化訓練,做好撲救突發森林火災的準備。
記者從區應急管理局防災減災辦獲悉,必要時,相關部門會對高火險林區實施灑水增濕作業,并調派直升機開展空中巡護。一旦發現可疑煙點和火點,將在1分鐘內確認、3分鐘內完成核查、5分鐘內出動就近隊伍到場處置。通過“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方式,形成見煙就查、見火就滅的強大合力,力爭防火于未燃之時、成災之前。
(記者 田丹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