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學術講座
本報訊(記者 龔節品 文/圖)4月26日,重慶黔江民族醫院邀請北大腫瘤醫院、北京協和醫院、301醫院以及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等醫院的專家團隊,到黔江區開展聯合義診活動,群眾在家門口享受到了優質醫療服務,讓優質醫療資源下基層,健康義診暖人心。
當天,在黔江老城區紅軍廣場和重慶黔江民族醫院舉行了“百名醫學專家健康服務行走進黔江站”專家大型義診活動。來自北京的權威專家現場為前來就診的患者和慕名前來咨詢的百姓提供腫瘤診治、腫瘤預防體檢、腫瘤早診早治、營養膳食體重管理、腫瘤康復護理、醫保政策解讀等咨詢服務,同時黔江民族醫院的專家和醫務工作者一同開展義診活動,為需要進一步就診的患者開展診療服務。
義診現場,前來咨詢和就診的居民絡繹不絕。專家們按照各自的專業學術優勢,分門別類接診,認真為群眾免費量血壓、把脈聽診、詢問病史,量身定制診療方案,對于需要進一步檢查或治療的患者,專家們還提供了詳細的就醫指導。“北京、上海的專家來給我們老年人看病,我很高興。”前來就診的市民陳永清說。市民倪爾攀對這次診療服務深有感觸,他說:“因為我長期腰痛,今天就來看了骨科,專家看得非常仔細,我非常滿意。”
據了解,此次義診涵蓋內科、外科、婦產科、腫瘤科等多個領域,不僅讓群眾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和服務,也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健康意識。接下來,民族醫院還將組織醫務人員深入鄉鎮社區,將更多優質醫療資源送到群眾身邊,為提升全民健康水平貢獻力量。
當天,北大腫瘤醫院在重慶黔江民族醫院召開了幫扶座談會。會后,黔江民族醫院還邀請北大腫瘤醫院專家在學術廳舉行學術講座。講座由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吳楠主講,專家以肺癌診治新技術和新進展看未來醫學發展方向為題,圍繞“精準診療與臨床研究的創新與轉化”這一核心主題展開深度探討,為基層醫生提供從早篩策略到個體化治療的可借鑒思路。
吳楠在講解中指出,精準診療貫穿全程:術前小標本基因檢測面臨組織量不足、壞死干擾等技術挑戰,術后罕見突變(如MET擴增)缺乏指南指引,晚期需通過血液ctDNA動態監測腫瘤異質性。當前,中國肺癌團隊已憑借龐大的患者基數、眾多知名學者引領和多中心協作能力躋身國際前列,推動多種創新藥物寫入全球指南,但原創藥研發數量仍需追趕歐美。在基層能力建設方面,吳楠建議黔江民族醫院通過低劑量CT篩查高危人群,利用PET-CT明確臨床分期,對疑難病例及時通過醫聯體轉診至上級醫院。此外,需加強多學科協作意識,如免疫治療可能引發肺炎、甲狀腺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需呼吸科、內分泌科等科室聯動干預。
圖片除開展學術講座外均為義診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