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中醫特色護理服務新篇章
本報訊(記者 黃敏 文/圖)近日,黔江中心醫院中醫護理門診正式開診(如圖),首日便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體驗。作為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的新型護理模式,該門診融合辨證施治、中醫藥療法與護理技術,為患者提供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
據悉,中醫護理門診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融合中醫辨證施治、中醫藥療法和護理技術,為患者提供全面、個性化護理服務的新型模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醫療水平的進步,醫學重心逐漸從疾病治療向疾病預防轉變,中醫藥在大健康領域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醫護理以其溫和、低風險、經濟實惠、方便快捷等特點,能夠滿足人們個性化的健康管理需求。例如,刮痧、拔罐等中醫治療費用相對較低,且醫保覆蓋范圍較大;中醫護理以非藥物療法為主,對于那些對西藥敏感、肝功能較弱或長期用藥的患者來說,能有效降低藥物依賴性和不良反應風險;就醫流程也更為簡化,患者無須在多個科室輾轉,在這里可享受一站式服務;對于處于疲勞、失眠等亞健康狀態的人群,中醫護理還能通過調理體質,提前進行干預,防止亞健康狀態進一步發展為疾病。
據黔江中心醫院中醫護理門診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科室開展了豐富多樣的護理技術,包括中藥封包、中藥塌漬、耳穴壓豆、拔罐、隔物灸、刮痧、穴位按摩、蠟療、穴位貼敷、火熨術、電腦中頻治療等。
中藥封包: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辨證施治,開具相應的中藥。這些中藥被粉碎后,與凡士林按一定比例調配,敷于患處。中藥封包具有活血化瘀、疏經通絡、祛風除濕、消腫止痛、強筋壯骨、行氣止痛等功效,適用于各種痛癥、骨痹癥,如頸椎病、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風濕性關節炎等筋骨類疾病。
耳穴壓豆:通過在耳廓特定穴位上粘貼藥豆,并進行適度按壓來刺激穴位,從而達到治療目的。該療法適用于多種疾病,如疼痛性疾病,像頭痛、三叉神經痛、坐骨神經痛等;功能紊亂和變態反應性疾病,如眩暈綜合征、高血壓、神經衰弱等;內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以及婦產科疾病,如月經不調、痛經、產后不適等。
刮痧療法:能夠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祛邪排毒、促進新陳代謝,益氣扶正、調節免疫能力,理筋通絡、調整關節結構和功能。主要適用于中暑、外感、胃腸道疾病等,尤其對外感性疾病、疼痛性疾病、骨關節退行性疾病和神經、肌肉、血管性等疾病,有著較好的防治效果。
拔罐療法:通過吸拔的方式,使局部組織充血或郁血,進而促使經絡通暢、氣血旺盛,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散寒、除濕、散結拔毒、退熱、排膿等作用。其適用范圍廣泛,可用于風濕痹痛、各種神經麻痹,以及一些急慢性疼痛,還可治療感冒、咳嗽、哮喘、消化不良、眩暈等臟腑功能紊亂方面的病癥。
隔物灸:具有協調經絡、溫補督脈、平衡陰陽、外御病邪等作用。臨床上,根據開展方式的不同,又分為長蛇灸、督脈灸、任脈灸、臍灸等多種形式,適用于慢性病、虛寒性疾病及治未病,如痹癥,腰痛,哮喘,慢性胃腸疾病,產后惡寒、失眠等。健康人群定期進行長蛇灸,還可以起到保健、增強免疫力,補充陽氣,扶正驅寒的作用,使身體保持健康狀態。
黔江中心醫院中醫護理門診將秉承“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理念,傳承中醫文化,弘揚中醫護理特色,充分發揮中醫護理技術優勢,為患者提供多元化的中醫護理服務,為百姓的健康保駕護航。后續,門診也將不斷優化服務內容和質量,滿足廣大市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 ,讓中醫護理更好地惠及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