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金洞鄉在鄉風文明建設工作中采取了哪些具體舉措?能否介紹一下階段性成效?
答:金洞鄉始終將鄉風文明建設作為提升群眾幸福感、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主要從三方面發力: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黨委書記牽頭的工作專班,印發專項方案,召開專題部署會3次,確保工作系統化推進。
二是注重宣傳引導,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移風易俗、垃圾分類等宣傳活動20余場,覆蓋3000余人次,同時通過黨員干部、鄉賢示范帶動,推動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三是狠抓社會治理,今年以來投資65萬元改善基礎設施,硬化道路、整治河道、新增垃圾分類設施,并開展人居環境整治24場、交通安全檢查30余場,處理違法問題60人次,鄉容鄉貌和治理能力顯著提升。
問:當前工作中面臨的主要困難是什么?
答: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群眾傳統觀念轉變需要時間,例如攀比擺宴、厚葬薄養等陋習仍需持續引導;
二是資金壓力較大,污水治理、生態維護等需長期投入,鄉級財力有限;
三是基層事務繁雜,鄉風文明建設工作合力尚未完全形成,整體質量有待提高。
問:下一步將如何突破瓶頸,推動鄉風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
答:未來我們將重點做好三件事:
一是深化宣傳引導,通過應急廣播、網格群、院壩會等形式常態化開展移風易俗教育,從思想上促轉變;
二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支持,優先投入人居環境改善和公共服務提升,推動鄉風文明與鄉村治理“雙提升”;
三是加強統籌協調,整合部門資源,壓實責任鏈條,形成齊抓共管的長效機制,確保文明建設成果可持續。
問:能否舉例說明鄉風文明建設給群眾生活帶來的變化?
答:比如我們通過整治“無事酒”、高價彩禮,減輕了群眾人情負擔;油化道路、清理河道、增設垃圾桶等措施,讓村居環境更整潔;交通安全檢查和違法處理則提升了群眾出行安全感。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讓百姓感受到了文明建設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