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羅躍 文/圖)近日,記者在濯水景區看到,無論是在臨江而建的吊腳樓上,還是在氣勢恢宏的跨江廊橋上,到處都是休閑玩耍的游人,他們攜親帶友、三五成群在景區漫步,感受老街魅力,不時用手中的相機記錄下美好時光。
市民在武陵水岸游玩
記者了解到,一季度,區文旅融合發展工作專班運行提質增效,機制建設夯基壘臺,重點任務多點突破。創新構建“1336”立體化推進機制,形成“決策—執行—實施”工作構架。編制“8+N”專項規劃,形成8大專項實施方案、全年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和督辦清單,細化分解119項具體任務,建立重點任務督辦臺賬,推動任務閉環管理。專班召集人堅持“一線工作法”,帶隊開展專題調研、赴區外考察招商,開展現場辦公解決項目用地、資金保障等難題。各工作組與專項小組職責明晰、配合有力。
在重點任務突破方面,品牌塑造實現“立體傳播”新突破。成功舉辦“恐龍+文旅”融合發展學術交流會,邀請古生物等權威機構認定黔江恐龍化石群科研價值,話題曝光量達2000萬。召開黔江區文化旅游發展大會,明確黔江文旅發展方向。完成政府網站升級改版方案,開展全民推介官活動話題引流,組織百萬粉絲級達人來黔采風,并在各大視頻平臺、商圈和車站等投放宣傳。各級媒體推出黔江系列新聞報道120余條次,開展直播167場,累計觀看人數20余萬人次、互動評論量12余萬條。開展文旅宣傳新策劃,確定“黔江,白堊紀之城”文旅IP口號,加速推進宣傳視頻制作。
市場開拓呈現“多維突破”新氣象,召開2025年旅游營銷大會,簽約國內旅行社25家、入境游旅行社8家。梳理全年文體旅活動清單20項,策劃推出區內、黔江集散、跨區域聯動精品旅游線路35條。積極融入高鐵旅游聯盟,研究制定“一票玩轉六區縣”景區產品政策,打造具有辨識度和話題度的高鐵旅游產品。開展“百城百店百推”主題營銷活動,接待入境團隊游客3000余人,組織研學旅游4000余人。
服務能級邁上“品質升級”新臺階,開展“渝味360碗”評選活動,完善不夜商街業態規劃布局方案,培育多元化住宿業態。開展公共交通運輸服務質量提升培訓16批次,聯合督導執法隊伍開展路面稽查和專項整治。完成恐龍遺址公園100余畝征地拆遷,持續完善恐龍數智體驗館、高鐵片區旅游集散中心建設方案,推進神龜峽、水車坪等景區項目建設,更新美食、購物、住宿三張地圖。完成三岔河演藝和市集建設方案,開展“三臺雅集”文化品牌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