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全區煙草產業高質量發展
了解煙草科技小院創建情況
本報訊(記者 譚登帆 文/圖)5月21日,黔江區科協聯合西南大學丁偉專家團隊、區委組織部、區人社局、區科技局、煙草公司等單位,在水市鎮共同開展了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動?;顒訃@“科技賦能產業,創新引領未來”的主題,通過專題講座、座談交流和實地考察等形式,聚焦于黔江區煙草產業的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旨在推動煙草科技小院和海智工作站建設,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作為此次活動的重頭戲,西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的丁偉教授為與會者帶來了一場題為《煙草綠色高效種植技術與產業升級路徑》的專題講座。丁偉教授結合黔江區煙草種植現狀,深入剖析了當前煙草產業面臨的病蟲害防控、土壤改良、品質提升等關鍵問題,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科技解決方案。
“黔江區氣候濕潤,適宜煙草種植,但近年來病蟲害問題愈發嚴重,影響了煙葉的品質和產量。”丁偉教授指出,通過推廣生物防治技術、優化施肥策略以及引入抗病品種,可以顯著提升煙葉質量,減少農藥使用量,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同時,丁偉教授還分享了國內外煙草產業的最新研究成果,如智能監測系統、精準農業技術等,為黔江區煙草產業的升級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參會煙農代表紛紛表示,丁教授的講座內容既具有理論深度,又貼近實際操作,對他們來說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一位種植大戶說道:“以前我們主要依靠經驗種植煙草,現在明白了科學管理的重要性,特別是病蟲害防治和土壤養護方面,回去后我們要嘗試應用新技術。”
在隨后的座談會上,與會單位就黔江區煙草科技小院的創建情況進行了深入探討。科技小院作為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的創新模式,依托高校資源,以“零距離、零門檻、零時差”的服務模式,讓研究生在導師和專家的指導下駐扎在農村生產第一線,與“三農”緊密結合,實現科研、教學與農業實踐的深度融合,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通過科研機構+煙草公司+農戶/合作社的模式,形成“需求—研發—應用”的閉環。
黔江區科協主要負責人介紹,黔江區煙草科技小院的創建和申報工作,將依托西南大學等高校的科研力量,組建專家團隊進行駐點服務,開展技術培訓、品種改良和示范種植等工作,旨在打造一個“產學研用”一體化的平臺。其他參會單位負責人也表示,將加大對科技小院創建工作的投入力度,推動煙草種植的標準化和智能化進程,提升煙葉品質和市場競爭力。
此外,海智工作站的創建也成為座談會上的熱議話題。區科協主要負責人表示,黔江區將結合煙草產業的實際需求,重點引進農業生物技術、智慧農業等領域的海外專家進行聯合研發和技術攻關。同時,通過舉辦國際學術交流活動提升本地科研人員和企業的創新能力。
座談會結束后,參會人員一同前往水市鎮煙草種植基地,實地察看了煙草科技小院的建設進展。部分煙農代表在看到科技小院的規劃后對未來充滿了期待。一位煙農興奮地說:“有了專家常駐指導,我們種煙更有信心了!”區煙草公司的技術人員也表示,科技小院的示范效應將帶動周邊農戶采用新技術,推動全區煙草產業實現提質增效。
此次活動,得到了參會人員及煙農代表的一致好評,為黔江區煙草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