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黃敏 文/圖)5月26日,由黔江區教育委員會主辦的以“美育潤心 五育并舉”為主題的2025年中小學生藝術活動月校園集體舞現場展演在武陵初級中學激情上演。來自全區各中小學、職教中心等78支參賽隊伍齊聚一堂,以青春舞姿詮釋美育魅力,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充滿活力與創意的藝術盛宴。
學生表演集體舞。
在展演現場,各校學生身著特色服裝,以整齊劃一的動作、飽滿的精神狀態演繹了不同風格的集體舞作品。既有充滿現代氣息的律動舞蹈,也有融入土家族擺手舞等地域文化元素的特色編排,展現了黔江區中小學生對藝術的多元理解與創新表達。黃溪初級中學校學生譚雅荷說:“這次表演讓我們鄉鎮學校的學生有了充分展現自己的機會,這么多優秀的同學,讓我們可以互相學習、共同進步?!?/p>
藝術活動月為學校之間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臺,不僅打破了城鄉教育資源的壁壘,更讓孩子們在交流中開闊了視野,激發了對美的追求。石家鎮中心小學校學生張雨馨說:“很榮幸能代表學校參加這次集體舞活動,看到這么多優秀的同學,我要向他們學習?!?/p>
以賽促學的模式,正是黔江區推進美育工作的重要抓手。近年來,黔江區通過“一校一品”特色建設,將舞蹈、合唱、器樂等藝術形式融入日常教學,逐步形成了“課堂教學+社團活動+展演比賽”的立體化美育體系。本次藝術活動月更設置了校園集體舞、班級合唱、課堂器樂等五大類項目,覆蓋全區所有中小學校,旨在通過持續性的藝術實踐,培養學生的審美素養與團隊協作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展演特別融入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部分學校將土家族年宵舞、土家織錦紋樣等非遺符號巧妙融入舞蹈編排,讓傳統文化在青少年群體中煥發新生。據活動主辦方介紹,藝術活動月將持續至10月,后續還將開展班級合唱、課堂器樂等專項展演,以及藝術教師美育浸潤行動成果展示,進一步深化美育實踐與文化傳承的融合。
作為重慶市首批美育改革試驗區,黔江區近年來通過強化課程建設、豐富實踐載體、完善評價機制,逐步構建起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美育育人格局。從藝術課程課時保障到市級藝術特色學校的培育,從常態化展演活動到“非遺進校園”的深度探索,一系列舉措讓美育真正成為了滋養學生心靈的“必修課”。
武陵初級中學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場洋溢著青春活力的集體舞展演,既是黔江區美育工作的階段性成果展示,更是向全社會發出的美育動員令。藝術活動月不僅是才藝的比拼,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通過舞蹈,孩子們學會了堅持、合作與創新,這將成為他們成長路上最寶貴的財富。隨著藝術活動月的持續開展,更多同學將繼續綻放光彩,在傳統文化的浸潤中厚植家國情懷,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